琅琊寺和庄定山韵

山入琅琊不计重,沿溪秋水映芙蓉。

肯辞披草寻幽径,安得诛茅住乱峰。

盘谷可当韩子序,武夷应有紫阳踪。

老僧会得西来意,尽日跏趺对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此诗描绘琅琊山之景,诗人以细腻笔触,展现山色之美与自然之静。首句“山入琅琊不计重”,以“不计重”三字,道出山峦连绵,难以数尽,展现出山的雄伟与深远。次句“沿溪秋水映芙蓉”,秋水与芙蓉相互映照,色彩斑斓,生动描绘了琅琊山秋季的美丽景色。

“肯辞披草寻幽径,安得诛茅住乱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深入探索山中幽径,甚至愿意在此居住的心愿,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接着,“盘谷可当韩子序,武夷应有紫阳踪。”诗人将琅琊山与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及朱熹游历武夷山的经历相提并论,赞美此处山水之美堪比名篇佳作,进一步凸显其独特魅力。

最后,“老僧会得西来意,尽日跏趺对古松。”诗人通过描绘一位老僧在古松下打坐的情景,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以琅琊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4)

杨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开先寺读书台

僧房五百架庐峰,凿谷开岩重复重。

挟策昔人依薜荔,登台此日宿芙蓉。

西来惯说庭前树,洛学能参寺里钟。

最爱山中杉桧古,月明窗外半虬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韵复林云庄

客星阁下频来往,两个渔矶管送迎。

使者诸方劳物色,钓船何处听滩声。

公无当日为臣意,帝有先年共学情。

怪底希踪巢父辈,是何谏议不能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吴宗伯并蒂瓜韵

秋瓜并蒂生无数,此等难云不是祥。

自与蔷薇相并架,肯随禾黍后登场。

青丝绾结摇风软,绿叶纷披带露瀼。

老我得归林下日,会应多种绕书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喜雨偶成简东川太宰

三伏炎蒸雨势微,孰云倾泻复霏霏。

未论秋意先通信,且与烦歊暂解围。

嘲哳有声知鸟喜,寂寥无迹认龙归。

今宵谢得天公力,高枕安眠不启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