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琅琊山之景,诗人以细腻笔触,展现山色之美与自然之静。首句“山入琅琊不计重”,以“不计重”三字,道出山峦连绵,难以数尽,展现出山的雄伟与深远。次句“沿溪秋水映芙蓉”,秋水与芙蓉相互映照,色彩斑斓,生动描绘了琅琊山秋季的美丽景色。
“肯辞披草寻幽径,安得诛茅住乱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深入探索山中幽径,甚至愿意在此居住的心愿,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接着,“盘谷可当韩子序,武夷应有紫阳踪。”诗人将琅琊山与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及朱熹游历武夷山的经历相提并论,赞美此处山水之美堪比名篇佳作,进一步凸显其独特魅力。
最后,“老僧会得西来意,尽日跏趺对古松。”诗人通过描绘一位老僧在古松下打坐的情景,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以琅琊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