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送师竹归苕溪用前韵

送归人值暮春天,顿触离怀在眼前。

满地绿阴诗似海,一帘花影酒成仙。

惠连未醒西堂梦,安石还随东墅缘。

惆怅武林山水接,思亲忍读白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情感交融,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联“送归人值暮春天,顿触离怀在眼前”,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和情境,暮春时节,万物生长,却也是离别之时,触动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这里运用了“顿触”一词,生动地表现了离愁的突然袭来,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表的伤感。

颔联“满地绿阴诗似海,一帘花影酒成仙”,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满地的绿荫如同浩瀚的诗海,花影映帘,仿佛让人置身于酒仙的世界。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如同诗歌一般丰富而深邃。

颈联“惠连未醒西堂梦,安石还随东墅缘”,引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惠连指的是南朝诗人谢惠连,西堂梦则可能指其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安石则是东晋名士谢安,东墅缘则可能指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这两句通过典故的运用,既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又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祝福与期待。

尾联“惆怅武林山水接,思亲忍读白云篇”,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武林山水接,暗示了友人归途的遥远与艰难,而“白云篇”则可能是友人所作之诗,诗人不忍独自阅读,或许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余味悠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和亲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日饮洛翘处转至周宅

窗前学书晋永和,窗外山色入青螺。

永和帖言休禊事,群贤不集劳思多。

午餔将酣手将覆,忽来知心载酒过。

神如行云流如水,以文为网礼为罗。

罗致奎映楼之北,兴高若剑出太阿。

鹦绿泉香烹新茗,鹅黄酒泛郁金波。

笑我连朝困饮食,疲兵那得荷矛戈。

再战再北援不至,不入诗魔入睡魔。

座中佳士新取妇,宛如兔丝附女萝。

夭桃枝头春意闹,踏青池畔裙色拖。

酒馀罔识时朝暮,踵门醉倒屋婆娑。

春华自当惜年少,结并蒂花出水荷。

嗟哉东园有好女,徐行佩玉不鸣珂。

芳菲固得赏幽谷,过时不采空蹉跎。

归读南华经一卷,轩车不到新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至法界寺访宋胡侍郎铸钟香亭留饮

古华严寺有名钟,作自赵宋祥符中。

勒四言铭闻人建,铸者为谁曰胡公。

胡公仕宋侍郎职,尝苦金严年不丰。

请宽苛政蠲丁税,诏书特下快民风。

自是乡贤惠桑梓,一乡庙食祀有功。

乃今人未明其故,漫加帝号齐尊崇。

香火年年连吴越,不独编氓祝婺东。

我来吴宁寻遗迹,有法轮碑峙岘峰。

先民已叹沈沦久,长对空山夕照红。

寺居城闉往来数,欲访钟铭追前踪。

几经烽火变迁后,铁石销磨金在镕。

此铜钟且无其器,遑云斑剥蚀苔封。

我闻汤盘与孔鼎,词存千古走蛟龙。

层楼猛簴今寂寞,黄钟大吕闻太空。

何必金刹考古制,欲与凫氏论旋虫。

高子幸非辩追蠡,蓄酒如池香味浓。

招我一笑莫停饮,绣佛场前列千钟。

我侪善学端有在,如木钟撞金木攻。

大小鸣由大小扣,发人清省备藐躬。

形式: 古风

步东郊至卢宅

贪听溪流夹路喧,同人缓步入前村。

满郊绿树迎长阪,一带平桥护短垣。

好鸟声声春水畔,斜阳处处远山痕。

落花被径无人埽,客到何妨不叩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襄校东阳县试卷事竣柬梓材

东白巍峨毓秀奇,搜岩采干系吾思。

方欣文字随缘结,适届珊瑚撒网期。

首夏风光荣草木,残春烟景艳台池。

筵烧椽烛纱窗静,梦醒藤床角枕移。

问字非关扬子宅,瞻型恰傍向公祠。

红莲朵朵廓开缓,白战家家铁不持。

院锁无哗清雀角,笔排有阵落乌丝。

惊人未得长城句,快我先闻幼妇词。

乱似暮鸦当户噪,情同归燕隔帘窥。

为分燕石心常苦,恐溷鱼珠手屡披。

冰雪为怀量玉尺,文章佐酒酌琼卮。

芭蕉绿荫粗能赋,泉石清音可与诗。

思坂谁堪展骥足,解经绝少说羊皮。

书多破体区淮别,句碍冘长去蔓滋。

既获品题佳士许,更教得失寸心知。

标来新义差明眼,思入匪夷亦解颐。

十倍邻封才济济,兼旬分校日迟迟。

鸡群不数尝千蹠,鹤立偏教失一夔。

漫道晷檐争小试,还占台阁是初基。

儒臣云集欣留葛,孝子风徽赖有斯。

石叱洞天仙得路,金携昏夜我谁欺。

幸资璞玉他山错,岂乏明珠沧海遗。

沆瀣从知关夙契,苦辛敢自负初时。

功名鹊起前程远,八华遗芳在得师。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