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寺

寒日征骖懒复回,经宵仍喜驻岩隈。

径盘幽迹遥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

晓影瘦猿窥涧溜,夜声肥栗托炉灰。

我心非动我非静,白足禅僧无妄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寒冷的日子,驾车出游的马儿不再回头,整夜欢喜停歇在山岩边。
弯曲的小路延伸到远方,知道那里有鹿出没;树林中散发出清新的香气,定是梅花盛开。
清晨,瘦弱的猿猴探头看着山涧流水;夜晚,硕大的栗子壳在炉灰中发出声响。
我的心并非静止不动,也不是躁动不安,就像白足禅师,无需他人猜测我的心思。

注释

寒日:寒冷的日子。
征骖:驾车出游的马。
懒复回:不再回头。
经宵:整夜。
岩隈:山岩边。
径盘:小路弯曲。
幽迹:隐秘的踪迹。
遥知:知道远方。
鹿:鹿。
清香:清新的香气。
梅:梅花。
晓影:清晨的影子。
瘦猿:瘦弱的猿猴。
窥:探头看。
涧溜:山涧流水。
夜声:夜晚的声音。
肥栗:硕大的栗子。
炉灰:炉火灰烬。
我心:我的心。
非动:不是静止。
非静:不是躁动。
白足禅僧:白足禅师。
无妄猜:无需猜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深山古寺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开篇“寒日征骖懒复回,经宵仍喜驻岩隈”表明诗人对远离尘世的自然环境有着浓厚的情感,即便是严寒的冬日,也愿意在山中漫游,不急于返回。

紧接着,“径盘幽迹遥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这里不仅描绘了山中的静谧与生机,也透露出诗人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晓影瘦猿窥涧溜,夜声肥栗托炉灰”则是对时间流转中自然景象的捕捉。白昼的猿猴在溪边活动,夜晚的松果落下,如同炉火中的灰烬,这些都是山中独有的声音和画面。

最后,“我心非动我非静,白足禅僧无妄猜”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衡。这里的“我心”不被外界所扰,不随物转,也不完全沉浸于静默之中,而是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境界。而“白足禅僧无妄猜”则暗示了诗人可能是一位修行者,或者对佛法有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赏心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海州楼

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对城楼。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树风高叶易秋。

疏傅里闾寻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

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悬瓠城感吴李事

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

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逆境开。

吏部声名千古在,段碑何处卧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集英殿秋燕教坊乐语口号

秋光紫翠动南山,天上传呼御燕颁。

一部梨园吹凤曲,九重丹阙对龙颜。

日华初驻金舆仗,霞彩犹浮玉笋班。

欲识君臣同乐处,万箱登岁五兵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