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
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逆境开。
吏部声名千古在,段碑何处卧苍苔。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登悬瓠城感吴李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情感表达。
"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战争场面,将军身穿戈甲(古代兵器),如天兵降临,而丞相当朝中的高级官员,他们的旌旗(官职标志)布满了大地,象征着权威和力量的扩张。
"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
这里以螳臂自比,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吴三桂(即“螳臂”)和李自成等人的无奈与不解。螳臂虽然自信有力量,但却不知何时会被更大的力量所吞没,如同蛰伏的雷鸣,威胁着一切。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逆境开。"
诗人对历史上的武将(指明末清初的吴三桂)和丞相手段(李自成)的遭遇表示惋惜。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冤屈,而现在回望,山东之地依然是逆境重重。
"吏部声名千古在,段碑何处卧苍苔。"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吏部(官署名)声名永存,但那些曾经的功业和遗迹,如同石碑上的文字,现在又被荒草丛生所覆盖。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辈出的怀念,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秋光紫翠动南山,天上传呼御燕颁。
一部梨园吹凤曲,九重丹阙对龙颜。
日华初驻金舆仗,霞彩犹浮玉笋班。
欲识君臣同乐处,万箱登岁五兵闲。
清跸传音紫集来,逡巡万玉拥钧台。
南山镇地符辰算,北斗倾霞入宴杯。
镐饮篇中鱼演漾,虞韶声里凤徘徊。
年年赤帝乘离月,长见云龙帐殿开。
独上新亭怨不胜,荒城摇落暮烟凝。
翠筠无限悲湘水,玉碗空闻泣茂陵。
秋馆树寒风战叶,夜楼人散雨飘灯。
紫台路远关山隔,回首阴云几万层。
冰天行绝驾归轺,十里清烟望界桥。
此夕离音留使节,一心上苑看晴霄。
燕云逐马逢春断,朔雪沾衣入塞销。
寄语当时四并客,东风应已遍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