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过三忠祠》,是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白浪浮孤国,青山托古祠”两句开篇,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又孤独的画面,白浪在海面上翻滚,仿佛浮着一个孤零零的国家;而青山之上,古祠静立,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庄重。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历史人物的孤独与伟大。
接下来,“英雄今尚尔,胡虏竟何之”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向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感慨。英雄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与事迹依然存在,而那些曾经威胁国家安宁的敌人,如今又身在何处?这里既有对英雄不朽的颂扬,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残垒荒烟断,寒云野径垂”描绘了祠堂周围的环境,废弃的壁垒上笼罩着荒烟,寒云低垂于野外的小径之上,营造出一种苍凉而肃穆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沧桑感的表达。
最后,“因思岳武穆,心事愈凄其”点明了诗人所思之人——岳飞,即岳武穆,表达了对这位南宋抗金名将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岳飞的悲剧命运和英勇事迹,让诗人的心绪更加沉重,体现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与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英雄主义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