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延寿的《山居诗》其二十二,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首句“且停多事莫矜誇”劝诫世人放下繁琐事务,不要过于自夸,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接下来的“寂寞门中有道华”暗示了山居生活的清静与内在的丰富。
“隈岭静同猿窟宅,栽松閒共鹤生涯”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栖息在山岭深处的猿和闲适的鹤,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诗人强调即使荣华富贵到来,也只愿它能带来额外的俸禄,而非追求世俗的繁华。
“春过谁能悟落花”借春去花落,寓言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在此处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唯有卧云尘外客,无思无虑老烟霞”,诗人自称为“尘外客”,意指超脱尘世,过着无拘无束、与世无争的生活,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与烟霞中,直到终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