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伯髦见过有赠

能言常不倦,老益见精神。

篆必师秦相,医何让越人。

疏杯偏热耳,选杖不扶身。

复此閒相对,溶溶竹屿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阮伯髦来访的情景,通过对其言行举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

首联“能言常不倦,老益见精神”,开篇即点出阮伯髦善谈且精力充沛的形象,即便年岁已高,仍展现出饱满的精神状态,体现了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颔联“篆必师秦相,医何让越人”,以“篆”喻书法,“秦相”指秦朝丞相李斯,以其楷书闻名;“医”则暗指医术,“越人”是古代越地的名医扁鹊。这两句表明阮伯髦在书法上追求高古,医术上也颇有造诣,不逊于古人,流露出他对技艺的执着与自信。

颈联“疏杯偏热耳,选杖不扶身”,描述了阮伯髦饮酒时的豪爽与对身体健康的自信。他虽饮酒,但并不因此而失态,反而更显其洒脱之气;同时,他选择的拐杖并非为了支撑身体,而是出于审美的考虑,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品味。

尾联“复此閒相对,溶溶竹屿春”,收束全诗,描绘了阮伯髦来访后两人闲适相对的场景。竹屿春意盎然,象征着生机与和谐,与阮伯髦老而弥坚、精神焕发的形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阮伯髦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叶许山

水门山郭里,旧种掖垣梧。

示客书多秘,随僧礼半儒。

池浮苏子舫,家造葛仙庐。

莫更寻閒事,如花镊白须。

形式: 五言律诗

送区公式同何景常之任溧阳

临行资馆谷,赎得敝裘回。

微雪飘长荡,閒云到大坏。

寻幽知独往,望远倩君催。

铸剑前徽在,羞称笔札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唐倩明藜之潮州谒宋太守索予赠诗

唐勒游何事,东寻宋大夫。

披云看揭岭,乘月过丰湖。

生计愁鹏徙,归期约鲤趋。

丈人何足赖,八口向人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江上

人间不得意,江上往还来。

雨至潮初长,帆归烟未开。

荆吴占利涉,南北满云雷。

惟有残僧苦,茫茫渡一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