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江上》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江边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人间不得意,江上往还来”,开篇即道出了诗人的境遇与心境,他似乎在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于是选择远离尘嚣,来到江边寻求心灵的慰藉。接着,“雨至潮初长,帆归烟未开”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江面上的自然景象,雨后潮水渐涨,远处的帆船归来,而江面仍笼罩在轻烟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荆吴占利涉,南北满云雷”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江上的景象与更广阔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暗示着江河不仅连接着不同的地域,也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交流。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对社会动荡、风云变幻的感慨。
最后,“惟有残僧苦,茫茫渡一杯”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那些坚守信仰、不畏艰难的僧侣显得尤为坚韧和孤独。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对于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向往。
整体而言,《江上》一诗通过对江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