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独夜

泊舟依聚落,水色澹馀辉。

红树满秋山,夕烟上霏微。

稍观渔火明,渐见行人稀。

孤客畏遥夜,况乃穷秋时。

疏篷见天星,朔风左右吹。

重衾不能煖,展转枕屡移。

怀归意恋恋,感旧心悽悽。

骤使百虑集,起坐复支颐。

人生谅多牵,吁嗟竟何为。

形式: 古风

翻译

船泊靠在村庄旁,水面映着余晖淡照。
满山红叶秋意浓,傍晚炊烟袅袅升腾。
远处渔火微微亮,行人渐少夜幕深沉。
孤独的旅人惧长夜,更何况是深秋时节。
稀疏的船篷可见星空,北风吹拂左右摇晃。
厚重的被褥难抵挡寒意,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思乡之情绵绵不断,忆旧心情凄凉哀伤。
忧虑突然涌上心头,起身坐起又托腮思考。
人生本多羁绊,唉,究竟为何而活?

注释

泊舟:停船。
依:靠近。
聚落:村庄。
水色:水面颜色。
澹:淡。
馀辉:残余的光辉。
红树:秋天的红叶。
秋山:秋日山峦。
夕烟:傍晚的炊烟。
稍观:远远看见。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行人稀:行人稀少。
孤客:孤独的旅客。
畏:害怕。
遥夜:漫长的夜晚。
穷秋:深秋。
疏篷:稀疏的船篷。
天星:星星。
朔风:北风。
左右吹:从两边吹来。
重衾:厚重的被子。
展转:翻来覆去。
屡移:多次移动。
怀归:思念家乡。
恋恋:依依不舍。
感旧:感慨旧事。
百虑:各种忧虑。
集:聚集。
起坐:起身坐下。
支颐:托腮。
谅:确实。
牵:束缚。
吁嗟:叹息。
何为:为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和诗人孤独凄清的情感。首句“泊舟依聚落,水色澹馀辉”表明诗人停泊在一个村落附近,水面反射着微弱的月光或星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萧索的氛围。

接下来的“红树满秋山,夕烟上霏微”则是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红色的树木覆盖了整个秋山,而渐渐升起的晚霞与薄雾交织在一起,显得既迷离又深远。

第三句“稍观渔火明,渐见行人稀”透露出诗人在夜色中偶尔看到渔家点燃的灯火,同时也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冷清和寂寞,因为能够看到的行人非常稀少。

以下几句“孤客畏遥夜,况乃穷秋时。疏篷见天星,朔风左右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受。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感到害怕和不安,因为屋檐下的空隙可以看到星光,而北风在四周吹拂,使得室内更加寒冷。

“重衾不能煖,展转枕屡移”则表达了即便盖着厚重的被子也无法驱散寒意,只能翻来覆去地调整枕头寻求片刻的温暖和安慰。这样的动作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无助。

接着,“怀归意恋恋,感旧心悽悽”显示了诗人的强烈乡愁和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之情。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家园的思念,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最后几句“骤使百虑集,起坐复支颐。人生谅多牵,吁嗟竟何为”则是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种种牵绊和困扰感到无奈与叹息。在夜深人静之际,他们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而这些问题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他们,让他们感到困惑和失落。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舟行书所见

津木始凋霜,溪梅已飘素。

河山自殊方,景物宛如故。

悠悠川陆行,日日年华度。

迁客未停舟,江烟欲成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行建溪上见拿舟上水者怆然伤怀

何人刺船上寒水,却意避地微江时。

惊涛澎湃慈亲惧,鼓棹纷纭稚子嬉。

漫漫平沙烟上早,溟溟簧竹月生迟。

感旧将为仰天哭,恐惊行路秪成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桥感怀书事

上庸乱石满微水,建平孤屿横中流。

惊涛穹隆旋云绕,经过亲见客沉舟。

建溪物色两相似,使我恻贮悲西州。

闽中穷腊春欲动,陈荄已见新萌抽。

十寻岭树森翠葆,百尺瀑泉垂素虬。

已遭霜露感人意,况复梅花欺客愁。

沙村叫渡日色晚,野店投宿林灯幽。

语言不通费辨数,逆旅主人才见留。

十年敌骑遍寰海,北客走到天南陬。

天高地迥岂不广,南来北去皆离忧。

传闻敌骑又深入,旃毳欲临瓜步洲。

吁嗟华夏半为鬼,干戈喋血冲斗牛。

天公亦宜小解事,号令一使灾祸瘳。

刜除欃枪殪旬始,弯弓一矢摧旄头。

擢寇之筋洒寇血,永使万国无戈矛。

山清海晏氛祲息,地辟天开宗社休。

黄屋却临天北极,紫坛复在郊南丘。

千官济济奉宸扆,万姓蠢蠢蒙皇猷。

六营健儿易驱使,四海黎庶依田畴。

老夫渐得反闾里,汛扫坟墓栽松楸。

洗耳不闻兵革事,毕命邱樊何怨尤。

愿言秪恐未成遂,作客蹉跎霜鬓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西谷歌

西川峰岭皆绵延,一峰突兀如青莲。

崔嵬势压东南倒,穹崇下俯群峰小。

古木阴森寒未凋,长云惨澹晴犹绕。

阴岩积雪溜轻冰,南岭惊春啭幽鸟。

山西有谷闻深曲,中有人家在山麓。

昼掩柴荆鸡犬閒,岁耕烟岫囷仓足。

巫山岷岭遥相连,知是层城几洞天。

避世秦人应绿发,茹芝仙子好朱颜。

寰区丧乱方如许,寸地尺天无安堵。

我欲携家住此山,高谢时人出尘土。

女萝薜荔结为衣,文杏香茅缉为宇。

满谷栽松紫翠寒,漫山种杏赪霞吐。

朝寻石乳丹洞深,暮斸茯苓苍桧古。

山中父老志斯言,他时来访吹笙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