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章婺州

方拥使君节,驾言自东还。

又闻白丞相,怀绂出九关。

遂纵大船去,欲追讵能攀。

已喜所寄径,幽寻足溪山。

仍誇越西部,迥在云林间。

屋瓦遍高下,青苍更回环。

穿路竹袅袅,鸣沙水潺潺。

曾有樽酒适,每需庭讼闲。

况席鼓琴旧,政行故非艰。

岁暮当趋召,驰归复玉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我护送着使节出行,驾车从东方归来。
又听说白丞相怀揣官印,走出重重关隘。
于是乘坐大船离去,想要追赶却难以触及。
已经欣喜于所选的道路,沿途山水幽深宜人。
他还夸赞越西地区,美景远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之间。
房屋的瓦片高低错落,一片青翠环绕。
小径两旁竹子摇曳,流水声潺潺作响。
过去常有美酒相伴,如今诉讼之事少了许多。
更何况我习惯于抚琴论政,治理并不艰难。
年终之际应当被召回,疾驰归去重登朝廷高位。

注释

拥:护送。
节:使节的符节。
驾言:驾车出行。
怀绂:怀揣官印。
九关:重重关隘。
追:追赶。
径:道路。
幽寻:幽深探寻。
越西部:越西地区。
云林:云雾缭绕的山林。
屋瓦:房屋的瓦片。
回环:环绕。
袅袅:竹子摇曳的样子。
鸣沙:鸣叫的沙石。
樽酒:美酒。
庭讼:诉讼之事。
鼓琴:弹琴。
政行:治理政事。
召:召回。
玉班:朝廷高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送别友人章某前往婺州任职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山水风土的描绘。首句“方拥使君节”赞美章某即将担任的地方官职,次句“驾言自东还”则暗示其行程方向。接着写丞相白某的出京,引出友人离去的背景。

“遂纵大船去,欲追讵能攀”表达诗人无法追随的遗憾,但转而为友人选择的山水之路感到欣喜。“幽寻足溪山”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接下来描述婺州的优美环境,“屋瓦遍高下,青苍更回环”,展现了地方的宁静与秀美。

“穿路竹袅袅,鸣沙水潺潺”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婺州的风土人情,给人以宁静宜人的感觉。诗人回忆起在那里饮酒赏乐的时光,以及处理政事的闲暇,显示出对友人生活的美好期待。“况席鼓琴旧,政行故非艰”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治理地方的信心。

最后两句“岁暮当趋召,驰归复玉班”预祝友人在年终会被朝廷召回,回到京城的重要职位,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前景的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曾巩的诗才。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送程公辟使江西

程侯昔使西山下,金印出怀光满把。

坐驰雷电破奸伏,力送春阳煦鳏寡。

裤襦优足遍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讼庭终日自虚旷,德宇平生本潇洒。

龙渊决水涨清沼,鸟背诛林开广厦。

苍颜拥槛四山出,翠色横櫩大江泻。

掌平百里露州郭,发密千甍衔屋瓦。

云裘数曲秀兰蕙,凤盖相摩擢梧槚。

客来尚喜井投辖,主礼宁论烛飞灺。

三吴月出照金戟,百越风来吹玉斝。

羽钗绝艳舞回雪,宝剑诸儒谈炙輠。

一尊放意受天籁,万累回头真土苴。

我思飞步缀登蹑,又欲生绡乞图写。

身縻东观愿虽阻,日注漳门心岂舍。

过临有幸破氛雾,奋厉方欣入陶冶。

斋航又自日边去,信节初从天上假。

旧邦往靖寄挥麈,新谷来输付流马。

遥知素誉在民口,已有欢声腾里社。

却寻泉石引幽士,想忆沙尘笑劳者。

何当一解豫章榻,强赋土风令中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送韩玉汝

野岸涨流水,名园纷杂英。

旭景冠盖集,清谈樽酒倾。

重此台省秀,驾言江海行。

已喜怀抱粹,况推材实精。

众许极高远,时方藉经营。

讵止富中廪,固将泽东氓。

还当本朝用,不待芳岁更。

功名自兹始,勿叹华发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韩玉汝使两浙

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

仁声又向新年入,惠泽犹为故老传。

翠巘烟云生席上,沧溟风雨到樽前。

经营智略多馀暇,赏燕谁酬白雪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僧晚容

飞光无停芳岁阑,群阳不行寒气动。

疏篁有韵窗含雪,重幕无温笔栖冻。

萧条山草叶始枯,绰约江梅蕊先弄。

无人为我取酒斟,有客来前乞诗送。

多情为客不能已,捲纸连书笔锋纵。

七言百字拙且卑,俗眼方憎汝休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