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月何时掇,秋风几日还。
若教人不热,敢怨我长闲。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赵文所作的《书扇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明月和秋风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生活变迁的感慨。"明月何时掇",意指明亮的月亮何时能被摘取,暗示时间的流逝;"秋风几日还"则问秋天的凉风何时会再来,寓言岁月如流,无法停留。接着,诗人通过反问"若教人不热",假设人们没有炎热的感受,暗示即使忙碌,也难以避免生活的热度和人间烟火气。最后,"敢怨我长闲",诗人承认即使忙碌,也不会抱怨自己的闲暇时光,流露出一种淡然和自嘲的情绪。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寄寓人生哲理,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在动荡时局下的生活态度和心境。
不详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夹道千花护綵云,三郎马上不胜情。
谁知绣幰深深许,中有渔阳百万兵。
未舞霓裳宝髻斜,流苏帐里再盘鸦。
君王细看春风面,终是香云减一些。
老老堂前寿酒杯,乡人曾羡锦衣回。
那知此日还乡处,剩有东轩长老来。
老人无泪与君啼,梦里相逢路竟迷。
二十三年崇胜寺,对床今夜是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