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回肠病骨两惊秋,已作衰翁未白头。

天上有星宁免客,人间无地可埋忧。

车翻落日何曾定,臂化鸣鸮岂易求。

莫就离鸿寄归思,离鸿身世更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心中忧虑如秋意侵袭,身体衰老却还未白头。
即使天上的星星也难逃过孤独,人间无处安放深深的忧虑。
如同夕阳下的翻车无法停留,手臂化为猫头鹰的愿望难以实现。
不要把思念寄托给远飞的大雁,因为它们自身漂泊不定。

注释

回肠:形容极度痛苦或忧虑。
病骨:形容身体衰弱。
两惊秋:双重的秋意引发的忧虑。
衰翁:年老的人。
未白头:头发尚未变白。
天上有星:比喻孤独的境遇。
宁免客:怎能避免孤独。
人间无地:世间没有安放忧虑的地方。
可埋忧:可以寄托忧虑。
车翻落日:夕阳下翻车的景象,象征生活动荡。
何曾定:何时能安定下来。
臂化鸣鸮:手臂化为能鸣叫的猫头鹰,象征愿望难以实现。
岂易求:不容易达成。
离鸿:远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寄归思:寄托回家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感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深秋时节,因身体不适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感慨。

“回肠病骨两惊秋,已作衰翁未白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在秋天这种季节之交换,他感到自己的身体因疾病而虚弱,虽然年纪尚轻并未完全变成一位老者,但已经有了衰老的感觉。

“天上有星宁免客,人间无地可埋忧。”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即使是夜空中的繁星,也不能避免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而在尘世间,却找不到一个安身之所来埋藏自己的烦恼。

“车翻落日何曾定,臂化鸣鸮岂易求。”诗人借用了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扶摇”和“鸾凤”,指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车轴(象征着时间)随着太阳的落下而翻转,生命如同日光般迅速流逝;至于臂化为鸟(比喻人求仙),在现实中是多么困难。

“莫就离鸿寄归思,离鸿身世更悠悠。”最后两句诗人劝诫自己不要轻易地让心中的忧虑随着秋风飘散,因为他知道自己与那自由自在的鸿鹄(大雁)相比,其个人的生命和世界更加复杂和漫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身体不适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时光流转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新月

几宵閒北寝,始见映西楼。

曲篆临钩误,残黄映额羞。

桂稀山自冷,珠浅蚌兼愁。

巧作纤纤句,才能喻两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新竹

最爱中唐竹,春来百个鲜。

笋残霞落泊,梢散粉婵娟。

早叶危衔露,昏枝巧住烟。

宁孤一日赏,况在此君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溪亭

规日平空晚,澄波极望鲜。

帘飞古陶瓦,梁负会稽椽。

战绿低寒杜,漂红泊晚莲。

黄昏无限意,江月对娟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献外台王侍御

滥陪坐诺已三年,始望霜威绀弩前。

旧业久辞南郡帐,深恩独戴故人天。

头欹解散惭星弁,腹饱侏儒费月钱。

欲托牙琴愬真赏,流尘无奈晦幺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