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仲今年鄞城之约不就因次韵慰悦之

莫怪诗翁不出山,诗多那得是山间。

清溪欲暖莺啼树,白日无人犬卧关。

不惜野花簪素发,时凭春酒转朱颜。

当年阮籍何曾达,直到途穷始哭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别怪我这个诗人不再隐居山林,因为诗作太多并非全来自山川之间。
清澈的小溪想让黄莺在树上欢快地鸣叫,白天却无人经过,只有狗儿趴在关隘边打盹。
我不吝惜把野花插在白发间,偶尔借着春酒来增添红润的面色。
当年的阮籍何时真正理解过人世,直到走投无路才开始哭泣返回。

注释

诗翁:指诗人自己。
那得:怎能。
山间:山中的隐居生活。
清溪:清澈的小溪。
莺啼:黄莺鸣叫。
犬卧关:狗儿趴在关隘。
野花:乡村野花。
素发:白发。
春酒:春天的酒。
阮籍:魏晋时期的诗人,以放纵不羁著称。
达:理解,通达。
途穷:走投无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的作品《正仲今年鄞城之约不就因次韵慰悦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赴约的宽慰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句“莫怪诗翁不出山”,以“诗翁”自比,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次句“诗多那得是山间”,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创作与山林生活的紧密联系,表明诗人认为诗歌源于自然,而非尘世纷扰。

第三句“清溪欲暖莺啼树”,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清溪温暖,黄莺在树上欢快鸣叫,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环境。第四句“白日无人犬卧关”,则通过犬的悠闲,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第五句“不惜野花簪素发”,诗人以野花自比,即使年华老去,也愿意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时凭春酒转朱颜”,借酒表达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能借酒消愁,保持乐观。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也流露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儒雅风范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岩山

漠漠溪风吹路尘,白岩山下几穷身。

秋深竹色老于树,昼静鸟群喧胜人。

何处人家藏剡录,有时行客裹唐巾。

平生笑杀禾翁子,刚为乘车弃负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亚尹黄侯虑囚温处婺三州

金华瑰秀抵仙都,雁宕石门天下无。

眼见朱幡出云雾,手提丹笔洗焦枯。

海鱼味爽休多食,岭马程艰合缓驱。

定有车前投贽者,幅巾麻褐是真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再招奕世

雷晚还多雨,山寒只似春。

野榴开向客,篱笋长过人。

一寸书看懒,三叉路走频。

王郎肯来否,谈笑共南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再寄曹居士

江海悠悠不为名,年深识尽世间情。

于人有信惟潮候,去处无嗔是鹊声。

新欲收书添累重,旧曾学剑向财轻。

如何此日投闲迹,又结精庐傍古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