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使君分新火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绕空室,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翻译

在临皋亭中独自坐着,已经三次经历清明节更换新火
沟壑中的枯木或许会嘲笑人,它们被砍削却无法如我般坚韧
黄州的长官体恤我长久患病,分给我一朵清晨的红花
以往破釜沉舟般投身江海,如今只有清诗与饭粒相伴
起身提着蜡烛环绕空荡的房间,想煮茶却无可用之物
我为你分出这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四方的黑暗

注释

危坐:独自坐着。
清明:清明节。
新火:清明时节的祭祀用新火。
枯木:枯死的树木。
钻斫:砍削。
黄州使君:黄州的官员。
破釜:破釜沉舟的决心。
饭颗:比喻微小的事物。
蜡炬:蜡烛。
烹煎:煮茶。
无尽灯:永不熄灭的灯。
十方昏暗锁:四方的黑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深邃情怀和高洁品格。诗中的“临皋亭中一危坐”描绘出诗人独处山亭之景象,同时也隐喻着他内心的孤寂与沉思。“三见清明改新火”则透露出时间流转,春光更新的意境,以及对火炊更换的观察。

“沟中枯木应笑人”一句,通过枯木自嘲,以此比喻世间万物皆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紧接着,“钻斫不然谁似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独特处境和心路历程的自信与认同。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则是诗人在承受病痛折磨之时,感念友人的慰问与关怀,将自己的苦难比作夜晚中分割出的时间片段,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一句,通过对比古代破釜成舟、跃江为鱼的故事,与自己仅能以清贫的诗歌作为晚餐的自况,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不以为重,但珍视精神食粮的心态。

“起携蜡炬绕空室,欲事烹煎无一可”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以蜡烛为伴,环绕于空旷的书房中,表达了他内心对于知识与学问的渴望,以及对待人接物的严肃态度。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将自己心中的智慧和精神光芒比喻成永不熄灭的灯火,用以照亮世间的一切黑暗与迷茫,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与启迪后人的深远抱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先生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超脱物外、自强不息的高洁品格,以及他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元素,并叙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蜜酒歌,并叙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形式: 古风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脯青苔,炙青蒲。

烂蒸鹅鸭乃瓠壶,煮豆作乳脂为酥。

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

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

质非文是终难久,脱冠还作扶犁叟。

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夏不酸。

老夫作诗殊少味,爱此三篇如酒美。

封胡羯末已可怜,不知更有王郎子。

形式: 古风

谢陈季常惠一年揞巾

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

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冠。

好戴黄金双得胜,休教白苧一生酸。

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