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光启在前往惠州任职时所作,名为《去惠州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捧檄莅兹土”描绘了诗人接到来自朝廷的任命文书,即将赴任惠州的情景。接着,“劳劳未匝岁”则暗示了诗人对即将开始的新任期感到疲惫和不安。
“本思宣上德,祗自速厥戾”两句表达了诗人原本希望宣扬朝廷的恩德,但最终却因自己的行为而加速了自己的困境。接下来的“曷勿如脂韦,而乃同姜桂”两句,通过比喻,说明了自己性格的刚直不阿,不同于那些善于逢迎的人。
“由来性夙成,并不解阿世”表明了诗人自小形成的性格,就是不善于迎合世俗。接下来的“肮脏每招尤,落落谁相契”两句,描述了诗人因为性格耿直而常常受到指责,但又找不到真正理解他的人。
“人生贵知几,出处何必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了解自己最重要,不必过于拘泥于出仕与否。接下来的“矧且婴锢疾,亦复需调剂”两句,说明了诗人还身患疾病,需要适当的调养。
“无药可医狂,自分当沦替”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疾病的无奈,认为无法治愈的疯狂只能让他逐渐衰败。接下来的“所以轻簪组,一官等疣赘”两句,说明了诗人对官职的轻视,认为它们如同身体上的赘瘤。
“宁去无宁就,非夷固非惠”表达了诗人宁愿选择离开也不愿意留在官场的态度。接下来的“殷勤辞父老,慷慨谢舆”两句,描绘了诗人向父老乡亲告别时的深情。
“相顾更惓惓,欷歔各垂涕”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悲伤。接下来的“岂知冰雪肠,荣禄非所计”两句,说明了诗人内心坚毅,荣华富贵并非他的追求。
“君门万里遥,缥缈青云际”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官场的遥远与高不可及。接下来的“翘首合江楼,临江漫凝睇”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江边,眺望远方的孤独与沉思。
“皎皎罗浮月,纤霭不能蔽”描绘了月光皎洁,即使有薄雾也遮不住。接下来的“涓涓礼湖水,东流不少滞”两句,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说明时间不会停留。
“行矣挂蒲帆,悠哉去海裔”表达了诗人即将出发,乘着蒲帆远航,前往未知的海域。接下来的“秋萍逐浪飘,野鹤乘风唳”两句,以秋日的浮萍随波逐流,野鹤乘风高飞,象征诗人的自由与洒脱。
“俯仰任优游,襟怀自光霁”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的“故园松菊存,归来足休憩”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期待归来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