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别意

红蓼秋深白鹭飞。半启葳蕤,懒画星眉。

芙蓉初落水平池。记得来时,不见来时。

楼外催寒暮角迟。月满金微,人近罗帷。

雁行无字写相思。妾意君知,君意难知。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一剪梅·别意》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思念。开篇“红蓼秋深白鹭飞”,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深秋景象,红蓼在秋风中摇曳,白鹭翩翩飞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半启葳蕤,懒画星眉”两句,通过女子的装扮细节,暗示了她内心的慵懒与情感的波动,仿佛在诉说着对离人的思念。

“芙蓉初落水平池。记得来时,不见来时。”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芙蓉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而“记得来时,不见来时”则表达了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的不安。

“楼外催寒暮角迟。月满金微,人近罗帷。”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场景,寒风吹过,暮色渐浓,月光微弱,人影依稀,这样的环境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感。通过“楼外催寒”和“月满金微”的描写,渲染了离别后环境的冷清与寂静,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最后,“雁行无字写相思。妾意君知,君意难知。”以雁行比喻,雁群南飞,却无法传递彼此的思念之情,正如两人之间的相思,虽心意相通,但表达却难以实现。这不仅是对离别之苦的直接抒发,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复杂与困难。

整体而言,《一剪梅·别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离别后的哀愁与思念,以及对爱情中沟通与理解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鹊踏枝.风情

豆蔻枝头红粟小。半整云鬟,知是伤春了。

幸得玉楼香未杳,人间有信传青鸟。

闻说柳梢青渺渺。一剪横波,如对潇湘晓。

为语东风吹蝶早,教人著意怜芳草。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鹊踏枝.落叶

惨碧愁黄无气力,做尽秋声,砌满栏干侧。

疑是纱窗风雨人,斜阳又送栖鸦急。

不比落花多爱惜,南北东西,自有人知得。

咋夜小楼寒四壁,半堆金井霜华白。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鹊踏枝.初夏湖上雨怀

半枕催寒更漏雨。夜合香开,初试闲愁绪。

好梦醒时惊鹊语,纤纤又湿梧桐树。

越水吴山情几许。翠幕烟波,不见花飞处。

怕向西陵闻杜宇,空庭依旧苍苔暮。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鹊踏枝.雨舟纪梦

四围山色新安路。溪滑云深,唤起离人绪。

点点黄梅天上雨,五更湿尽相思树。

飘飖已作浮萍侣。角枕蓬窗,无计推愁去。

石上菖蒲长几许,梦回香阁逢端午。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