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庵琳老真赞

西庵老人,谁不赞叹。东辙西蹊,路头坐断。

维三昧力,化身千百。北雨南云,青天霹雳。

岂待形容,何处不见。须知闹市里,便是百草头荐。

形式: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西庵琳老真赞》。诗中以“西庵老人”为对象,表达了对其高深佛法修为和超凡脱俗境界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西庵老人,谁不赞叹”,直接点明了对西庵老人的崇敬之情,认为其德行与智慧无人不赞。接下来,“东辙西蹊,路头坐断”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西庵老人在佛法修行道路上的坚定与决绝,如同在东西方向的道路上坐断,表明其在佛法探索中的独到见解与深刻领悟。

“维三昧力,化身千百”进一步赞扬了西庵老人的佛法修为,认为其通过深入的禅定(三昧)之力,能够化身为千百种形态,展现出其佛法的广大与深邃。接着,“北雨南云,青天霹雳”则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描述了西庵老人佛法的影响力与震撼力,如同北方的雨水与南方的云朵汇聚,又如晴空中的雷鸣,既宏大又神秘。

最后,“岂待形容,何处不见”强调了西庵老人的佛法修为无需言语形容,其影响与存在无处不在,体现了其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须知闹市里,便是百草头荐”则以生活中的常见场景——闹市与百草头荐,隐喻了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提醒人们要用心去感受和体悟佛法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庵老人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高深的佛法修为,也传达了佛法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理念,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真理与智慧。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常州荐福琄老真赞

无形而袭人之鼻者香,不谋而同人之舌者名。

名因香而及远,香因名而有声。

然则红梅老子固如是乎。投闇即闇,投明即明。

随波逐浪,应物观形。

夫是之谓驴手佛脚,而真得无学于保宁者也。

形式:

云门大师真赞

织得蒲鞋无脚著,大雪漫山却伸脚。

嬲人枉了三则语,传家只用一字错。

至今儿孙满天下,伸头缩颈如鹳鹤。

捩转嘴面有商量,学得马骑被驴扑。

形式:

雪峰真赞

衮毬输了一只脚,答语失了一只眼。

却将两只杀人手,不妨捞虾只摸蚬。

踏翻船子月是谁,撞破烟楼如掣电。

树倒藤枯笑呵呵,春光更觉家家遍。

形式:

晦堂宝觉真赞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是为极则。

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随所运用,莫非方便。

在迩求远,知深昧浅。头上安头,以口为眼。

以相而现,略无异同。一有所扣,则犹撞钟。

缘不我契,漫尔形容。稽首导师,如日方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