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一首(其七)

夜久无与适,块然坐空堂。

白鸟一何多,营营来我傍。

静言聊假寐,遂以袭单裳。

噆肤犹可忍,聒耳谅难当。

晨星耀东庑,明月度西厢。

念尔能几何,灭迹于朝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空堂的孤独心境,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

首句“夜久无与适,块然坐空堂”,点明了时间的漫长和空间的空旷,诗人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大厅中,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块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仿佛一块石头般孤立无援。

接着,“白鸟一何多,营营来我傍”,诗人将注意力转向窗外,观察到众多白鸟在空中飞翔,它们围绕着诗人,似乎在寻求某种寄托或安慰。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陪伴和理解的渴望。

“静言聊假寐,遂以袭单裳”,诗人试图通过沉默和短暂的睡眠来缓解内心的疲惫和孤独,但这种努力并未带来真正的安宁,反而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无助。

“噆肤犹可忍,聒耳谅难当”,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不满和无奈。虽然皮肤被虫子叮咬可以忍受,但耳边的噪音却难以忍受。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不适应,也暗示了他对社会环境的不满和逃避。

“晨星耀东庑,明月度西厢”,随着夜色渐淡,诗人注意到东方的屋檐上闪烁着晨星,而西方的房间则被明亮的月光照亮。这一转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新一天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逐渐平静和希望的萌芽。

最后,“念尔能几何,灭迹于朝阳”,诗人思考着自己还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多久,最终可能如同朝阳下的影子一样消失无踪。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存在的终极追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自然和社会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探索。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十一首(其八)

福祸无定在,倚伏谁先知。

于事既难料,在理亦罔推。

西伯称大圣,羑里却见縻。

况居千载下,风教日已衰。

愿君略形累,所存心不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十一首(其九)

鲁连天下士,片言能解纷。

千金博一笑,永绝平原君。

高蹈东海上,卷舒若浮云。

清风散八表,继者今谁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杂诗十一首(其十)

四月维孟夏,六阳云已盈。

靡草夕凋瘁,蝼蝈晨悲鸣。

运序迭衰王,万汇纷枯荣。

斯理信昭灼,君子宜守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杂诗十一首(其十一)

清晨曲肱卧,梦升华顶岑。

殊庭就岩构,左右修竹林。

仙人五六辈,列坐调玉琴。

莞然顾我笑,子独何苦心。

石梁有县水,濯此尘中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