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癸巳十一月望前三日舟饮夜阑乘兴登虎丘有作同游者杨文泉道南谢嵩南宜相许高阳初而东君则张馀山瑀也

解组返南服,了无尘虑羁。

泛泛枫桥道,悠然兴遐思。

澄波映皓魄,偏与我心期。

忽逢携酒至,促膝叙暌离。

更深逸兴发,眷言将何之。

仰□蕊珠宫,矗矗临水涯。

朋游方息驾,灯火犹参差。

摄衣履岧峣,积气酿寒飔。

昏碑浑莫辩,但可记名谁。

讲台固已幻,剑池殊足嗤。

云胡千载内,声称乾坤垂。

山川待人显,此语良亦私。

吴门本平壤,兹丘突而奇。

俯视州邑间,罗立还累累。

通宵见野烧,薄海延朝曦。

花柳郊原暗,帆樯烟雨移。

豪华传上昔,文物盛当时。

王孙恣远眺,墨客哦新诗。

抒怀藉灵境,访古伤陈规。

伫久乃因是,区区能尔为。

但令达者观,存亡杳一丝。

呼童理归棹,月光长相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达在舟中饮酒至深夜后,乘兴登虎丘的情景,以及与友人的欢聚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中充满了自然美景的描绘,如“泛泛枫桥道”、“澄波映皓魄”,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忆,“讲台固已幻,剑池殊足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云胡千载内,声称乾坤垂。山川待人显,此语良亦私”。

诗的结构清晰,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通过与友人的相聚,诗人不仅享受了片刻的欢愉,更在交流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和启发。最后,诗人唤童准备归棹,月光相伴,既是对此次登临的结束,也是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生活,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6)

陈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晴步次辉弟韵

宿雨乍开晴,层峦呈寸碧。

策杖随所之,东郊与西陌。

满引紫霞觞,暂卸青蒻笠。

忽见海棠花,依然带红湿。

形式: 古风

竹屋为甘钦采秋官尊翁题

结构傍廛市,所居杂喧哗。

雕甍连画栋,亹亹皆纷奢。

何人数椽与俗异,座接此君引高致。

半窗明月鸾尾低,满地东风墨华醉。

有时静坐探古书,铿铿玉佩摇琼琚。

倏然云散天宇静,筼筜嶰谷俱何如。

先生自是世高士,眼视功名如脱屣。

直将高节抗浮云,鳌竿一截传诸子。

仲也才能贯百川,阐扬翁业归诗篇。

我疑此翁结此屋,无乃溪边之六逸,兴夫林间之七贤。

形式: 古风

漫书

蕴玉毙鼠均名璞,月旦车旃同一朔。

世间万事自有真,毛遂曾参亦误人。

君不见江头昨夜风尘起,咫尺不辨冠与履。

几家奔走声嘈嘈,渔翁牢把孤舟舣。

十日阴云倏尔开,依旧青山如画里。

形式: 古风

题买臣负薪图

海邦六月烦暑逼,石床昼卧纷华息。

清风飒飒自南来,恍然如入华胥国。

初醒顿觉日半斜,檐头几阵蜂将衙。

朗吟老子五千字,漫酌卢生七碗茶。

敲门忽见东溪氏,手持一幅鹅溪纸。

云是晴沙远遗之,分明貌出朱翁子。

忆昔登登伐木时,行歌道路声呜噫。

岂徒不入驵侩眼,何当更被糟糠嗤。

五十功名未迟暮,锦衣烜赫人如故。

谁知此日除道夫,却配当年弃夫妇。

朱颜闇淡应无光,后车同载空徬徨。

丈夫出处自有数,悔把深思一日忘。

披图谁不增感慨,嗟彼女流何足怪。

不见翟公门下客,一贫一富知交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