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送春曲》由清代诗人施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象,充满了对春日美景的留恋与不舍。
首句“望春春不来”,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表达了对春天迟迟未至的期盼与等待,仿佛春天在远方呼唤,却始终未能如约而至。这种情感的铺垫,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接着,“留春春不住”一句,直接点明了春天难以挽留的主题。春天似乎有自己的轨迹与节奏,不受人的意愿所左右,即便人们试图留住它,它也依然悄悄地远去。这一句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的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生命的短暂。
“林外桃花飞,片片逐红渡。”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景象。桃花在林外绽放,随着春风飘落,如同红色的花瓣随波逐流,缓缓向远处漂去。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蕴含着一种哀愁与惋惜的情绪。桃花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消逝,而“逐红渡”则暗示了春天的离去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离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以及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无奈与感慨。施钰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