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其三)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形式: 词牌: 河渎神

翻译

敲响铜鼓赛神来,满庭都是幡旗,还有华盖徘徊。神来去时疾鼓如风雷,一阵阵卷过山村水寨,吹开如烟的浓雾,露出楚山如画的丰采。
耳边还响着离别时的橹声欸乃,声声震颤着空寂的愁怀。姣美的容颜在惆怅里消瘦,淡淡的妆粉画出深深的怨哀。看青青麦田里春燕双双飞又落,卷起珠帘,空对楼阁,愁情满怀。

注释

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双调四十九字。
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
赛神:谓设祭酬神,又称“赛会”。
幡(fān)盖:供神佛所用的幢幡伞盖之类。
幡,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
盖,伞盖,指一种长柄圆顶、伞面外缘垂有流苏的仪仗物。
裴回:同“徘徊”。
浦:水滨。
风雷:形容迎神之车马声如风雷震荡。
艣声:离别时船桨击水的声音。
艣:大船桨,用人摇动而拨水,使船前进。
玉容:如花似玉之容貌,借指美女。
妆薄:指容妆淡褪。
青麦:麦青时节,约夏历三月,已近暮春。
落落:形容燕子飞行悠然自在的样子。
一说众多貌。
珠阁:华丽的楼阁。
珠,一作“朱”。
“卷帘愁对珠阁”应理解为在珠楼中卷帘愁对帘外春色。

鉴赏

在这首诗中,作者温庭筠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笔触,描绘了一场神灵降临的壮观景象。开篇“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两句,设置了一个盛大的场面:铜鼓敲响,神灵到达,整个庭院被五彩斑斓的幡旗和华丽的帷幕所覆盖。紧接着,“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两句,则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间活动交织的壮观图景:激流澎湃的河流穿梭于村庄和江畔之間,伴随着风声和雷鸣,而远处的楚山则如同一幅画卷般缓缓展开,云雾缥缈。

然而,这种热闹与壮观并未持续,因为“离别橹声空萧索”一句,突然带来了离别的哀愁和空旷的感觉。橹声,即古代用以驱鬼逐邪的木制打击乐器,其声音在空旷中回荡,使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玉容惆怅妆薄”则是对女性美貌及其内心哀愁的描绘,通过轻薄的妆容来隐喻其情感的脆弱。

最后,“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两句,则转向了春末夏初的田园景象。成熟的青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燕子则在空中自由飞翔。然而,在这和谐之中,不禁令人心生忧愁,因为帘卷而不见外界美好,内心却对那高耸的珠光宝气的阁楼感到无尽的相思。这是对未能达成的愿望或失去的欢乐的一种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中盛宴与离别、热闹与哀愁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把握。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其一)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其二)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其三)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其四)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