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名为《邹谦所孝思堂》。诗中描绘了邹谦所为纪念其先人而建孝思堂的情景,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墓筑芜湖县”,点明了孝思堂的建造地点,暗示了这里曾是邹谦所先人的安息之所。接着,“因之托数椽”一句,说明孝思堂是在墓地附近建造的小屋,寄托了邹谦所对先人的哀思与怀念。
“却思严谴日,感泣更生年。”这两句表达了邹谦所对先人严厉教诲的回忆,以及当年因这些教诲而感动哭泣,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努力成长的心境。这种对先人教诲的深刻记忆,体现了孝道文化的精髓。
“十口今谁在,孤身秪自怜。”这四句则转向了对家庭成员的追忆,感叹家中曾经的十口人如今只剩下自己一人,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哀伤。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沉。
最后,“朝朝松柏地,拜跽荐寒泉。”这两句描绘了邹谦所每日在松柏环绕的墓地前,恭敬地祭拜祖先,以寒泉为祭品,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与敬意。这种日常的祭拜行为,不仅体现了对先人的怀念,也展现了后人对于孝道的坚守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孝思堂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邹谦所对先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孝道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