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的《暮秋杂兴(其七)》,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宁静。首句“老计笑空疏”流露出一种自嘲,暗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淡,认为自己的计划和谋算显得过于简单。接下来,“清风一草庐”描绘出诗人居住的简朴环境,清风徐来,草庐静谧,反映出他的生活态度和心境。
“閒门心迹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即使门庭冷落,但内心深处的志趣和追求依然清晰可见。“仕籍姓名除”则表达了诗人已经从官场中抽身,不再执着于世俗的名利,名字从官簿中除去,象征着他的隐逸生活。
“曲唱贞元后,吟归丙子初”通过时间的流转,记录了诗人从过去的某个时代(贞元)到现在(丙子),以吟唱和诗歌为乐,回归自然与自我。最后两句“不言封禅事,谁识病相如”,诗人以病弱的司马相如自比,表明自己无意参与封禅这样的宏大之事,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淡漠,以及无人能理解他这种选择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连文凤深沉内敛的个性,以及他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