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路入郑郊,尚经百馀里。
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
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
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傍晚时分继续赶路的情景。开篇“前路入郑郊,尚经百馀里”两句表明诗人还需行走一百多里的路程才能抵达目的地郑州。这不仅展示了旅途的漫长,也透露出旅人的迫切心情。
接下来的“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则从另一个角度刻画出旅人的艰辛。马儿因疲劳而想休息,但旅人不得不继续前行,因为回家的路还很长。这两句诗强调了旅途中的困顿和无奈。
“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这两句则描绘出傍晚的景象。夕阳西下,桑树和柘树投下长长的影子,而远处的村庄里升起了炊烟,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隐喻着诗人内心对于归乡的渴望。
最后两句“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则展示了旅人的决心和勇气。尽管天色已晚,但诗人选择继续前行,不愿在此处过夜;甚至在深夜时分,他也要冒险渡过泾水,这表明了他对家乡的渴望以及完成旅程的坚定意志。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景象和心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不懈追求,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毅与勇敢。
不详
唐代诗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夫差日淫放,举国求妃嫔。
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
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
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
年深玉颜老,时薄花妆新。
拭泪下金殿,娇多不顾身。
生前妒歌舞,死后同灰尘。
冢墓令人哀,哀于铜雀台。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
驻舟春溪里,誓愿拜灵颜。
梦寐睹神女,金沙鸣佩环。
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
含笑默不语,化作朝云飞。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
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沧江一身客,献赋空十年。
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
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
皦日媚春水,绿蘋香客船。
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