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步至山亭欲遂游东村不果

村陋垣屋颓,岁晚风雨横。

泥涂绝还往,飧粥养衰病。

药囊杂书卷,白发满清镜。

一榻卧兼旬,不践墙下径。

乌鹊忽报晴,霜重节候正。

厌供冻砚愁,颇动蜡屐兴。

山楹快远眺,松吹惬幽听。

地瘦药苗稀,叶脱木枝劲。

东村未为远,脚力不济胜。

三叹入荆扉,跏趺学僧定。

形式: 古风

翻译

乡村房屋破败,年末风雨交加。
道路泥泞难行,只能以粥度日,照顾病弱的自己。
药囊与书籍相伴,镜中映照满头白发。
我躺在一张床上,连续数十日,不再走那墙下的小路。
乌鹊报喜天晴,霜重时节正当其时。
不再担忧砚台结冰,反而兴起穿蜡屐外出的念头。
在山中小屋远望,松涛声让人感到宁静。
土地贫瘠,草药稀疏,树叶凋零,树木枝干显得坚韧。
东村虽不远,但体力不支,难以前往。
三次叹息后,我进入柴扉,学僧人打坐冥想。

注释

垣屋:破旧的房屋。
岁晚:年底。
飧粥:粥食。
衰病:衰弱的疾病。
药囊:装着药材的袋子。
清镜:清晰的镜子。
兼旬:二十天左右。
蜡屐:木屐,古代一种木制鞋。
松吹:松树发出的声音。
济:足够,足以。
跏趺:佛教中盘腿打坐。
定:禅定,佛教修行的一种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乡村陋屋,年事已高,风雨交加的时节里,生活简朴却充满困顿。道路泥泞,出行艰难,只能以粥度日,疗养疾病。诗人的生活空间狭窄,仅有一床躺卧,足不出户,连墙下的小径也少有踏足。雨后乌鹊报晴,但严寒依旧,诗人对冻砚的忧虑和对户外活动的向往交织。在山亭远眺,松风声中寻求片刻宁静,然而药田稀疏,树木枝干挺立,显示出环境的贫瘠。尽管东村不远,但诗人因体力不支,未能如愿出游。最后,诗人三次叹息,盘腿静坐,仿佛僧人入定,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淡然。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与心境的超然。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雨晴游香山

雨打酴醾夜未拆,一晴柳岸先飘雪。

我摇画楫镜湖中,碧水青天两奇绝。

长歌缥缈云不动,横笛清悲竹将裂。

悠然起舞影零乱,卓尔四顾心激烈。

好山可隐轻舍去,故人已贵长乖隔。

肺渴生尘防酒兴,眼晕成花作书厄。

平生所期无一遂,独有旷快相除折。

夜归灯火闹湖边,淡淡西南一钩月。

形式: 古风

雨霁出游书事

十日苦雨一日晴,拂拭拄杖西村行。

清沟泠泠流水细,好风习习吹衣轻。

四邻蛙声已閤閤,两岸柳色争青青。

辛夷先开半委地,海棠独立方倾城。

春工遇物初不择,亦秀燕麦开芜菁。

荠花如雪又烂漫,百草红紫那知名。

小鱼谁取置道侧,细柳穿颊危将烹。

欣然买放寄吾意,草莱无地苏疲氓。

形式: 古风

青山白云歌

青山白云翁,放浪酒中死。

埋骨长松根,夜夜听溪水。

松老会作薪,骨朽会作尘。

但留千载狂名在,知我它年自有人。

形式: 古风

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赋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

烽传戎垒密,驿远客程贪。

春尽花犹坼,云低雨半含。

种畬多菽粟,艺木杂松楠。

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

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

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

快心逢旷野,刮目望浮岚。

考古时兴感,无诗日每惭。

嘉陵最堪忆,迎马柳毵毵。

形式: 排律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