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走笔赠别李子先

醉魄吟魂李谪仙,风流未绝验家传。

词源直欲倾三峡,饮量真疑漏百川。

几寸烛花催饯席,数程柳絮扑归鞭。

别愁衮衮无由说,吏部先寻瓮底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醉意中的灵魂,仿佛是李白这样的诗人,他的风流才情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他的词作如江水源源不断,仿佛能倾倒整个三峡,饮酒量大得似乎能漏过百川。
蜡烛微光下,催促着离别的宴席,沿途的柳絮纷飞,打在归乡的马鞭上。
离别的愁绪难以言表,只能任它滚滚而来,无法述说,最后只能像官吏一样,找个酒瓮底部沉睡以忘忧。

注释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横溢,被赞誉为‘诗仙’。
风流未绝:形容李白的才情和风度流传不衰。
词源:比喻李白的词作丰富,源源不绝。
吏部: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暗指李白嗜酒如命,有如官吏般沉溺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友人李子先所作的赠别之作,以李白(李谪仙)为典故,展现了李子先的才情与豪放性格。首句“醉魄吟魂李谪仙”借李白的酒仙形象,赞美李子先的文采风流,仿佛他的精神风貌传承了李白的精髓。接下来的“词源直欲倾三峡,饮量真疑漏百川”两句,夸张地描绘了李子先的诗词才华如江河奔涌,酒量之大如同能容纳百川,形象生动。

“几寸烛花催饯席,数程柳絮扑归鞭”通过宴席上的烛光和春日的柳絮,营造出离别的氛围,暗示着时光匆匆,离别在即。最后一句“别愁衮衮无由说,吏部先寻瓮底眠”表达了对离愁的难以言表,以及对李子先即将面对官场生活的担忧,希望他在忙碌中也能找到片刻的宁静,以酒解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豪放,既赞扬了友人的才情,又寄寓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具有鲜明的宋词特色。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其三)

西北油幢叠总戎,六年幕府从裴公。

谈兵玉帐知何在,宴客金钱定已空。

麟阁英姿随爽气,凤池陈迹想清风。

白头无路酬恩地,一寄哀情薤挽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其二)

平生忠节见临危,四纪三朝报主知。

伊尹告归曾未果,子房强卧竟难支。

朝廷首配严亲飨,卤簿新排送葬仪。

泽在生民功社稷,尧文更揭墓前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其一)

建储嘉祐发先机,盖世功名古亦稀。

一冠鸳行丹地立,两扶龙德九天飞。

偃藩汲黯时云卧,去国周公遂不归。

星坼中台薨讣入,君王泪湿辍朝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斋宫独酌待晓入城

青灯频照面,黄卷懒低头。

危坐自醒醉,孤斟谁献酬。

檐前落星宿,城里息更筹。

上马即尘事,欲归欣少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