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书怀

风霜头已白,悔不早归耕。

客路远千里,儒冠误一生。

世情云共薄,心事月同明。

老去便疏散,逢人懒送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已经满头白发,后悔没有早点回家务农。
漂泊的旅途遥远千里,读书人的帽子(儒冠)耽误了我一生。
世态炎凉如同云层般淡薄,内心的情感只有月亮能理解。
年老后变得随和疏放,遇见人也懒得应酬打招呼。

注释

风霜:形容岁月的艰辛和沧桑。
头已白:指头发已经变白。
早归耕:早些时候回家务农。
客路:旅途中遥远的路途。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象征士人身份。
误一生:耽误了一生的光阴。
世情:世俗人情。
云共薄: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心事:内心的情感。
老去:年老时。
便疏散:变得随和、不拘小节。
逢人:遇见任何人。
懒送迎:懒得应酬、打招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次韵书怀》,表达了诗人晚年对过去选择仕途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风霜头已白”描绘了诗人历经岁月沧桑,头发斑白的形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次句“悔不早归耕”流露出对早年未及时归隐务农的遗憾。

“客路远千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生涯,而“儒冠误一生”则直抒胸臆,认为儒家的学问和仕途耽误了他的一生。诗人感慨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世情云共薄”,如同云雾般难以琢磨;然而内心深处,他的情感依然如明月般皎洁,“心事月同明”。

最后两句“老去便疏散,逢人懒送迎”表达了诗人年迈后心境的淡泊与疏离,对社交活动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只想过上宁静闲散的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晚年生活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江上客怀

镜里从渠白发添,吟边抵掌复掀髯。

十年为客甘清苦,一枕忘情付黑甜。

短褐怯风棉未絮,破窗漏月纸重粘。

梅花应念人孤寂,寒夜吹香入竹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江楼

凭高閒眺望,老眼倍增明。

林白山云出,潮红海日生。

登临怀旧恨,吟笑遣闲情。

客里逢心友,开樽叙昔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竹杖

一枝苍节瘦,恰称地行仙。

不但挑诗卷,尤堪挂酒钱。

看梅敲雪落,引鹤卓苔穿。

莫近葛陂水,化龙飞上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舟次樗蒲庙

短棹冲寒过浦东,扁舟一叶载诗翁。

断烟流水残云外,古木荒祠夕照中。

吟罢小楼何处笛?酒醒孤枕半江风。

潮生潮落朝还暮,堪叹人生自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