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一)

一念稍分明,天壤异仙凡。

诸相等归妄,天真要无厖。

凡物非我有,秋毫不可贪。

只此为上乘,其诸总虚谈。

无字经可阅,无言禅可参。

白云过前山,明月映空潭。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旦念头变得清晰,天地间人仙就有了差别。
一切现象都是虚幻,追求真实的本性至关重要。
世间万物并非我所有,一丝一毫都不能贪婪。
这便是至高境界,其他的全是空谈。
没有文字的经典可读,无需言语的禅修可参。
白云飘过前方山峦,明亮的月光照亮空旷的潭水。

注释

一念:念头。
稍:稍微。
分明:清晰。
天壤:天地。
异:不同。
仙凡:神仙与凡人。
诸相:各种现象。
等:都。
归:归于。
妄:虚幻。
天真:真实的本性。
要:必须。
无厖:至关重要,不杂乱。
凡物:世间万物。
非我有:不是我所拥有。
秋毫:极小的事物。
不可贪:不能贪婪。
上乘:最高境界。
总:全。
虚谈:空谈。
无字经:没有文字的经典。
可阅:可阅读。
无言禅:无需言语的禅修。
可参:可参悟。
白云:白色的云朵。
过:飘过。
前山:前方的山峦。
明月:明亮的月亮。
映:照映。
空潭:空旷的潭水。

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禅宗的思想,主旨在于超脱世俗、达观禅理。开篇即指出一念之转可使人明辨仙凡,诸相皆归于妄想,真正的悟道在于无为而治,清净无染。接着强调万物非我所有,即便是秋毫之轻,也不可贪恋。诗中的“只此为上乘”表达了对禅学最高境界的追求,而“其诸总虚谈”则批评那些空泛无实的讨论。

“无字经可阅,无言禅可参”意味着真正的道理不在言辞中,禅机不在文字里。接下来,“白云过前山,明月映空潭”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心如止水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和意境,表达了对出世间之道的追求,以及对禅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六)

世人欲不死,焚香事大罗。

死后欲超生,将身靠弥陀。

个里不透彻,仙佛如子何。

我素不持戒,焉能断腥臊。

独有一寸圭,明白不可磨。

学仙与学佛,此事付儿曹。

形式: 古风

还毡行

老屋数十椽,下湿上又破。

无端野狐精,昏夜入为盗。

窃我三重毡,目之为奇货。

持以献朱门,曰此堪媚灶。

自余失此物,志意不少挫。

苦节凌岁寒,羞颜薄时好。

命义守大闲,潜深仍伏澳。

客从北方来,特以吉语告。

旧物将见还,前甑元不堕。

余笑与客言,的有此说么。

孔光坐广堂,当局已昏耄。

余尝对天仗,正色数渠过。

其心不能容,未免含疾媢。

石显在宫闱,威福弄幽奥。

余又疏击之,见面定渠唾。

其术方盛行,及此必图报。

客乃宽余心,少安谨勿躁。

圣主赦宿愆,仁恩等天帱。

昭相爱善类,德量如海大。

谗者害莫成,匪伊毡自到。

未几符其言,客喜相问劳。

劝客勿为喜,我且为时悼。

米石三十千,杭人死饥饿。

敌寨七百里,淮人共斩剉。

窖雪飞无留,融风扇炎燥。

潮汐来无时,民庐陷泥涝。

旱魃肆陆梁,妖禽辄鸣噪。

殒星光射人,雨雹威尤暴。

地轴疑翻腾,乾文讶颠倒。

昔余出硬语,万死敢一冒。

廷臣诮云狂,相国嫌愈傲。

不幸期年间,前言多践蹈。

今居山泽中,日向苍穹祷。一愿雨旸时,田畴足粳?。

二愿干弋休,边境息巡逻。

庶几老馀生,农圃得自课。

保此狂生名,比方散人号。

不然瞻四方,欲往谁前导。

虽粟不得食,况有毡可卧。

人品有高卑,才气分锐惰。

嗟我甚低垂,赖君起吾愞。

形式: 古风

和赵簿题席麻林居士小隐四韵(其四)

笙簧岂不韵,雅景受风松。

纨绮可为裳,灵均采芙蓉。

古来旷达士,世腻亦太慵。

可望不可押,人如云外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和赵簿题席麻林居士小隐四韵(其一)

公子有奇节,岁寒心印松。

千邱仍万壑,是中雅能容。

晚来万事懒,独有诗不慵。

诸郎富文采,笔端耸孤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