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朱宣慰家作画讫作

昔有朱买臣,今有朱宣慰。

两个担柴失,并皆金紫贵。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翻译

从前有个叫朱买臣的人
现在也有一个叫朱宣慰的

注释

昔:从前。
朱买臣:古代人物名,这里泛指有类似经历的人。
今:现在。
朱宣慰: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安抚使或慰问官。
担柴:挑柴火。
失:失去。
并:都。
金紫贵:形容地位显赫,穿金紫色官服。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历史典故与现实生活的对比。"昔有朱买臣"引用了汉代朱买臣的故事,他早年贫贱,后来通过勤奋读书成为高官。"今有朱宣慰"则将朱买臣的形象与眼前的朱宣慰相对照,暗示后者也出身平凡但如今地位显赫,"担柴失"可能是指他们早期的艰辛劳作。"并皆金紫贵"则形容两人都获得了富贵,"金紫"是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权力和尊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代,表达了对人生际遇变化无常以及富贵荣华可能源于不同起点的感慨。诗人释子温以简练的诗句,寓言般地揭示了社会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3)

释子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葡萄

曾向流沙取梵书,草龙珠帐满征途。

轻句短策难将带,记得西风月上初。

形式: 七言绝句

临终偈

南北无寸影,东西绝四邻。

一息故乡信,晓风吹宿云。

形式: 偈颂

休休休,徒悠悠。钓竿长在手,鱼冷不吞钩。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答僧问佛法大意作偈

刹刹现形仪,尘尘具觉知。

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