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更归泽州

太行横拥巨川回,三晋由来产异才。

展墓乘春走乡陌,负书拂晓下兰台。

河阳路侧花应合,天井关头雪未开。

会使乡人惊六印,莫羞今日弊裘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历史文化的引用,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不舍得别的情感。

"太行横拥巨川回"一句,以壮丽的山川形象开篇,展现了广阔的自然风光,也隐喻着诗人送别之情如同这自然景物一般辽阔而深沉。"三晋由来产异才"则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呼应,表明该地区自古以来就多出杰出人才,这里也暗示了被送别者的非凡才能。

"展墓乘春走乡陌"一句,诗人在春日漫步于乡间的小路上,心中充满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负书拂晓下兰台"则是诗人早晨背着书籍下山,可能是在寻找适合送别的佳句,或是表达自己渴望学习和提升的愿望。

"河阳路侧花应合"一句,以花开花落来比喻时光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哀愁。"天井关头雪未开"则是通过未融化的雪来表达一种清冷孤寂的情感,也象征着送别之情的凛冽。

最后两句"会使乡人惊六印,莫羞今日弊裘来"中,“六印”可能指的是官印或是诗书的印记,这里用以形容友人的才能和地位,使得乡人皆为之惊叹。"莫羞今日弊裘来"则是在劝慰被送别者,尽管目前境遇不佳,但也不必因此感到羞愧,因为他的才华和未来值得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入,表达了深情厚谊之意,以及对友人未来美好愿景的一种祝福。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南

九列谁云非显涂,人生已不负为儒。

拂衣长揖夔龙贵,散发还为黄绮徒。

白鹤归飞心自远,青霞高举势何孤。

千金尽与乡人费,不向江头买木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

闻道名都行有期,依然想见昔游时。

寒光一曲秋河转,翠岭三条夕照移。

孤竹旧风民有让,重华馀教俗无疵。

不须到日方登历,已在君家十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潭潭相府开,旌骑拥三台。

闻道廷中吏,无非天下才。

策名新振拔,把板尚低回。

勿为卑飞困,青冥尽此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刘仲通赴京师

圣朝方考牧,蕃育寄才能。

屡别良可叹,闲游不复曾。

行尘遵洛汭,朝骑对觚棱。

瀍上秋台迥,归来正好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