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憩马家店

两日田间路,泥深恼杀侬。

却从平地上,再入乱山中。

水送随行日,窗留退后峰。

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连续两天在田间小路上行走,深深的泥泞让我烦恼不已。
我只好从平坦的地方退出,再次进入那纷乱的山峦之中。
溪水伴随我每日的行程,窗户则映照着身后退去的山峰。
穿着粗布衣服和草鞋,每年春天我都会习惯性地尝试新生活。

注释

田间路:乡间的小路。
恼杀侬:使我非常烦恼。
平地:较为平坦的地方。
乱山中:杂乱无序的山岭。
水送:流水伴随。
退后峰:倒映在窗户后的山峰。
生衣:粗糙的衣服。
草靸:草编的鞋子。
年例:每年例行的活动。
试春风:感受春天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自然景象的美丽,通过对比田间与山中的不同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感受。

“两日田间路,泥深恼杀侬。”这里描述的是连续两天在泥泞的田野小路上行走的艰难情形,泥泞之深让人感到烦恼甚至是痛苦。"恼杀侬"一词生动地表达了行走中的不便与劳累。

“却从平地上,再入乱山中。”诗人由此转换了环境,从平坦的田间又回到错综复杂的山区。这两句形成对比,平原与山林的不同景象和感受交织在一起。

"水送随行日,窗留退后峰。"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在自然中移动时的体验。流动的水似乎在陪伴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处的山峰则被窗棂所截留,形成了静止与动态的对比。

“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期待新衣服(可能是指农忙后的第一件劳作成果)以及使用草制品,与之同时,春风也在考验着一年一度的季节更替。"生衣"和"年例"均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比田间与山中、动态与静止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界之美的观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午憩东塘近白干江西地尽于此

日以秋还短,涂缘热故长。

也知茅店小,奈此竹风凉。

更远终然到,而吾有底忙。

欲行犹小驻,咫尺便它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午憩筠庵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形式: 古风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其五)

谁言定水禅,入定似枯木。

飞入广寒宫,收得香万斛。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其四)

传语双峰老,汝师是如来。

如何一瓣香,却为杨诚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