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五曲(其三)祀神

雾光散兮曈曈,蘪芜青兮椒红。

石上菖蒲生紫茸,曲屿蘋长丝影重。

雉鷕鷕兮鹿伎伎,圆鳞金光出寒水。

碧鼎收香养云子,三脊白茅断为委。

平壶玉酒清于空,开壶芳新破晓风。

罍前洗爵奠当中,海南沉水烟濛濛。

人有诚,神有灵,幽明通,荐芳馨。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祭祀活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祭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敬神崇礼的情怀。

“雾光散兮曈曈,蘪芜青兮椒红”两句勾勒出早晨微霭中的山色与花卉,营造了一种神圣庄重的氛围。蘪芜和椒红都是祭祀时常用的供品,这里以其颜色形容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神灵的敬奉。

“石上菖蒲生紫茸,曲屿蘋长丝影重”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写。菖蒲和蘋都在古代祭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通过它们的生长状态,传递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雉鷕鷕兮鹿伎伎”中的鹿象征着吉祥与平安,而“圆鳞金光出寒水”则可能是对祭祀中供奉的鱼类或其他水族动物的描绘,展示了人们对神灵的供养。

“碧鼎收香养云子,三脊白茅断为委”中的碧鼎和白茅都与祭祀有关,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物的珍视和对神明的敬仰。

“平壶玉酒清于空,开壶芳新破晓风”则是对祭祀时饮用的玉酒进行描写,通过酒的清冽和香气的释放,传递出一种庆典与喜悦的情绪。

“罍前洗爵奠当中,海南沉水烟濛濛”中的罍是古代的一种祭器,这里描述了在祭祀之前对器物的清洁和摆放,以及远方海南沉水的朦胧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人有诚,神有灵,幽明通,荐芳馨”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强调人的真诚与神明的灵性,表达了祭祀时人们心灵的沟通和对美好事物的献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场祭祀活动的庄严、神圣与祥瑞,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界、神灵以及生命本身的深刻认识和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乐章五曲(其五)送神

鼓急兮收舞影,火销兮膏烬冷。

乡人出门女巫醉,日下西山起阴暝。

荇叶光,青幡长。

坛前旗影动回风,飞电忽转雷隆隆。

玉剑莲花碧珠佩,喜云低来有酒气。

浮空皓皓从归辔,千骑无声去如水。

龙车兽鬼不踏尘,迅霆一击开山门。

神兮神兮爱吾人,千年置社乐神君。

形式: 古风

乐章五曲(其一)迎神

南山深,云冥冥。苍松长,寒枫阴。

紫檀椒堂白玉庭,千年桂树落子青。

吉日矣辰良,浴兰兮佩芳。

穆将愉兮神君,沛荃旗而来翔。

青霓叩额通绿章,鸿龙开门宫中香。

望君御兮前渚,再拜兮起舞。

时不可兮再得,聊徜徉而容与。

形式: 古风

冬日

日出东南隅,转侧下西陆。

不经中天行,但惊六龙速。

愁寒馀月阴,云重欲压屋。

霰雪飞不断,凝冰介万木。

怒风中夜起,呼号鬼神哭。

鼓荡溟渤倾,势欲翻坤轴。

十日未肯回,冻埋蛟龙缩。

城市百贾闭,衾裯换斗粟。

萧条触事艰,更觉生意促。

安得青帝回,爱景变邹谷。

气温筋骸舒,负暄一饭足。

岂愿北邻富,甲第厌粱肉。

形式: 古风

出门(其四)

夹径梧十寻,隐映柴舍深。

日期凤鸟至,柯叶交繁阴。

昏鸦接翅归,不闻凤鸟音。

秋风黄叶落,感叹伤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