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雨

吴楚灯前侣,芭蕉海上身。

凉宵知过雨,病叶与羁人。

白屋愁看晓,沧洲宿语贫。

西南多苦竹,应与越禽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吴楚之地的灯火下,他像一个身处海外的芭蕉人。
这个清凉的夜晚知道刚刚下过雨,病弱的叶子仿佛陪伴着漂泊的旅人。
在简陋的小屋里,他愁苦地迎接黎明,海边的贫穷生活让他叹息。
西南方向有许多苦竹,它们或许就与越地的鸟儿为邻。

注释

吴楚:指吴国和楚国地区,古代中国的一部分。
芭蕉海上身:比喻远离家乡,如同海上的芭蕉树。
凉宵:清凉的夜晚。
过雨:刚下过雨。
病叶:形容叶子枯黄或病态。
羁人:漂泊在外的人。
白屋:简陋的房子,借指贫寒的生活。
晓:黎明。
沧洲:水边,海边,常用来指偏远的、清贫的地方。
贫:贫穷。
苦竹:象征苦难或艰辛的竹子。
越禽:越地的鸟,泛指南方的鸟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的《芭蕉雨》,通过对吴楚之地夜晚灯火下与友人的相聚,以及自己身处海上的孤寂形象描绘,展现出一种凄凉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凉宵知过雨"暗示了雨后的清凉和寂静,同时也暗含着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落寞。"病叶与羁人"将自己比作病态的芭蕉叶和漂泊的旅人,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困顿的情绪。

"白屋愁看晓"描绘了诗人清晨在简陋的屋中,面对新的一天的到来,内心充满愁绪。"沧洲宿语贫"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交谈时的贫困境况,以及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最后两句"西南多苦竹,应与越禽邻"以苦竹和越鸟为邻,寓言自己的处境如同苦竹一般艰难,生活与越鸟(可能象征贫穷或困境)为伍,更显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芭蕉雨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愁苦和对未来的忧虑,具有深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忆少年.寒食

池塘绿遍,王孙芳草,依依斜日。

游丝卷晴昼,系东风无力。蝶趁幽香蜂酿蜜。

秋千外、卧红堆碧。心情费消遣,更梨花寒食。

形式: 词牌: 忆少年

风入松

老年长忆少年狂。宿粉栖香。

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

笑无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事随春梦去悠扬。

休去思量。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

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流子.行乐

少年多行乐,方豪健、何处不嬉游。

记情逐艳波,暖香斜径,醉摇鞭影,扑絮青楼。

难忘是,笑歌偏婉娩,乡号得温柔。

娇雨娱云,旋宽衣带,剩风残月,都在眉头。

一成憔悴损,人惊怪,空自引镜堪羞。

谁念短封难托,征雁虚浮。

念夜寒灯火,懒寻前梦,满窗风雨,供断闲愁。

情到不堪言处,却悔风流。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石州引/石州慢.别恨

日脚斜明,秋色半阴,人意凄楚。

飞云特地凝愁,做弄晚来微雨。

谁家别院,舞困几叶霜红,西风送客闻砧杵。

鞭马出都门,正潮平洲渚。无语。

匆匆短棹,满载离愁,片帆高举。

京洛红尘,因念几年羁旅。

浅颦轻笑,旧时风月逢迎,别来谁画双眉妩。

回首一销凝,望归鸿容与。

形式: 词牌: 石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