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

韩君问我洛阳花,争新较旧无穷已。

今年誇好方绝伦,明年更好还相比。

君疑造化特著意,果乃区区可羞耻。

尝闻都邑有胜意,既不钟人必钟此。

由是其中立品名,红紫叶繁矜色美。

萌芽始见长蒿莱,气焰旋看压桃李。

乃知得地偶增异,遂出群葩号奇伟。

亦如广陵多芍药,闾井荒残无可齿。

淮山邃秀付草树,不产髦英产佳卉。

人于天地亦一物,固与万类同生死。

天意无私任自然,损益推迁宁有彼。

彼盛此衰皆一时,岂关覆焘为偏委。

呼儿持纸书此说,为我缄之报韩子。

形式: 古风

翻译

韩君询问洛阳的花,比新斗旧永无止境。
今年赞誉的花朵无比出众,明年更胜一筹的还会继续。
你怀疑造物主特别用心,其实这不过是寻常的赞美。
常听说都市有独特的美景,不是钟爱于人,就是钟爱于花。
因此,这些花在这里树立了名声,红紫花朵繁多,以色彩之美自傲。
它们从蒿莱中萌芽,很快压过桃李的风头。
这才明白,得地利偶然也会产生奇异,于是超越群芳,被称为奇伟。
就像广陵多芍药,但街巷荒废,无法与之相比。
淮山深邃秀丽,却把精华赋予草木,而非英雄人物,而是优美的花草。
人也是天地间的一物,本与万物共生死。
天意公正,任由自然发展,增减变化并无偏颇。
花盛草衰都是暂时的,怎能说是天意偏袒或忽视。
叫孩子拿纸写下这个观点,封好寄给韩君。

注释

韩君:韩姓的朋友。
洛阳花:指洛阳的花卉。
争新较旧:比较新旧花朵。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
区区:普通,平凡。
都邑:都市。
钟人:钟爱于人。
钟此:钟爱于此花。
立品名:树立名声。
红紫叶繁:色彩鲜艳的花朵众多。
萌芽:开始生长。
广陵: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
芍药:一种花卉。
闾井:街巷。
无可齿:无法比拟。
淮山:淮河两岸的山脉。
髦英:杰出的人才。
佳卉:优良的花草。
天意无私:天道公平。
损益推迁:增减变化。
覆焘:覆盖万物的阳光雨露。
偏委:偏爱。
持纸:拿着纸。
缄之:封好。
报韩子:回复韩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通过对洛阳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赞美和对生命更迭的哲理思考。诗中以牡丹为例,指出其每年花期的争艳夺目,从无人赏识的蒿莱到压过桃李的壮观,展示了牡丹因得地利而异于常花的奇特。诗人进而联想到广陵虽多芍药却荒废,而淮山虽邃秀却产佳卉,以此说明万物各有其时,生长环境对其影响重大。他强调天意无私,自然法则使万物生长变化,盛衰无常,并非偏爱某一方。最后,诗人让儿子记录下这些见解,寄给韩钦圣,表达了他的感慨和见解。整首诗语言质朴,寓理于景,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渡口饮牛归,村墟夕阳里。

黄犊未及群,抱带过寒水。

利心乃如仁,耕领破不止。

当时彼何高,独能讥洗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感二鸟

雄雌双好鸟,托栖空树中。

有蛇出傍穴,喷毒气如虹。

半夜此惊飞,瞥目随西东。

有喙不能达,啼云复啸风。

回翔隔岁月,老木高童童。

眼生众禽噪,虽近未由通。

昨朝烟雨晦,并翼向幽丛。

鹰鹯尚横集,飏飏意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感李花

重门虽锁春风入,先坼桃花后李花。

赤白斗妍思旧曲,旧声传在五王家。

五王不见留华萼,华萼坏来碑缺落。

当时李白欲骑黥,醉向江南曾不错。

形式: 古风

感遇

众默瘖莫辨,众寐盲不知。

问而使之对,觉而使之窥。

瘖盲自穷矣,所感在一时。

苟昧哲人理,寐默定妍媸。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