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颂九首(其二)六合雷声

匪民之嚚,为贼俘虏。往吊其民,王泽时雨。

往伐其罪,王师虎旅。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段诗歌是《宋颂九首》中的第二首,名为“六合雷声”,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石介之手。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帝威仪与国家法治的赞美。

“匪民之嚚,为贼俘虏。”这里用“匪”字指代“非”,意即并非平民所发出的声音,而是敌对势力被征服的声音。通过这一句,诗人表明了皇权的强大和军队的胜利。

“往吊其民,王泽时雨。”这句话中,“往”字表示动作的方向,即向着百姓;“吊”,意为垂怜、关怀;“王泽”,指君主恩泽。诗人通过比喻说,皇帝像及时的甘霖一样,给予百姓温暖和滋润。

“往伐其罪,王师虎旅。”这句中,“往伐”意为去除、消灭;“其罪”,指敌人的罪恶;“王师”,即皇帝的军队;“虎旅”,形容军队勇猛强悍,如同虎豹。诗人用此表达皇帝的军队犹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战争场面的描写,展现了君主的威严与国家的强大,以及皇帝恩泽及时雨般普降给予百姓。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统治者的颂扬之情。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颂九首(其四)六合雷声

旧是匈奴,为并左臂。今附有德,不与贼子。

并人失恃,求就戮死。

形式: 四言诗

宋颂九首(其五)六合雷声

抚我则怀,并人肯来。降旗出城,并门夜开。

并土既平,吾王休哉。

形式: 四言诗 押[灰]韵

宋颂九首(其二)圣文

彼俶在杭,有地千里。皮毁毛落,孤睽莫恃。

慑服声教,慕为臣使。携彼人民,挈其土地。

于橐于囊,归于天子。

形式: 四言诗

宋颂九首(其一)圣文

圣文安安,圣武桓桓。朝贡万里,正朔百蛮。

无吴之险,无蜀之艰。无潭之嚚,无荆之顽。

咸予宾顺,悦色和颜。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