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陌红尘不肯居,携家租屋住西湖。
月香水影赓和靖,雨色晴光忆大苏。
诗比晚唐成冷淡,人如东野更清臞。
晴窗尽展芳编看,一片寒冰浸玉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敏求对友人郑亦山清雅淡泊生活的赞赏。首句“九陌红尘不肯居”表达了对都市繁华的疏离,郑亦山选择在西湖边租房而居,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次句“月香水影赓和靖”以月色、水影与北宋文人林逋(和靖)的隐逸情怀相映,暗示郑的生活富有诗意。
第三句“雨色晴光忆大苏”提及苏轼,借其豪放才情,赞美郑亦山虽身处平凡,但心境开阔,如同苏轼般洒脱。接下来,“诗比晚唐成冷淡”一句,以晚唐诗歌的风格来形容郑的诗作,虽清淡却意境深远。最后一句“人如东野更清臞”,将郑亦山比喻为唐代诗人孟郊(东野),形容他清瘦而高洁的人格特质。
整首诗通过描绘郑亦山的生活场景和诗风,展现了他对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文学的高尚追求,以及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深深敬佩。结尾“晴窗尽展芳编看,一片寒冰浸玉壶”则以清冷的意象,寓言郑的生活就像玉壶中的寒冰,晶莹剔透,耐人寻味。
不详
新辟书斋鹤栅宽,一帘风月尽幽闲。
百年易向忙中过,万事偏于好处悭。
漫说折腰营斗米,何如留眼看云山。
只消一卷梅花句,留得林逋在世间。
两扣云关记昔曾,重来诗眼倍晶明。
路移岩石中间入,人在洞天深处行。
玉盎虚明添翠色,霜钟清冽带秋声。
与君小摘涪翁句,留得青山不朽名。
万柳堤边住,挑云过艾东。
未应为计左,轻去犯诗穷。
双屐江湖上,清名宇宙中。
折梅作行供,香已破椒红。
近日柔丝可着鸦,又分晴絮落天涯。
绝无气力元非雪,空费形容不是花。
便解与春遮去路,也添为客重思家。
雨馀留得閒踪迹,绿染浮萍夜听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