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题关秋芙女史◆韬光纪游词卷,次山阴女史秦佩芬韵

苍崖落尽松华雨,秋痕乍添幽草。

暗水鸣琴,丛篁戛玉,石磴随烟盘绕。横空雁早。

正坠叶惊寒,大江浮晓。

游戏飞琼,佩环声在碧云杪。

仙人炼丹去矣,涧薪谁束取,闲煮茶灶。

世事鸿毛,天风鹤背,未许青丝催老。斜阳下了。

看海月磨铜,画栏飞到。一磬空山,夜凉尘梦扫。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题关秋芙女史》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山中隐逸的画面。开篇“苍崖落尽松华雨,秋痕乍添幽草”写出了山崖上松树雨后凋零,秋意渐浓,增添了山中的幽深和静谧。接着,“暗水鸣琴,丛篁戛玉”以流水声和竹林的清音比喻自然的和谐,如琴音、玉声,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石磴随烟盘绕”描绘山路蜿蜒,烟雾缭绕,仿佛通往仙境。“横空雁早”则暗示季节转换,大雁南飞,带来一丝秋意。“坠叶惊寒,大江浮晓”进一步渲染了早晨的冷清与江面的宁静。词人借“游戏飞琼,佩环声在碧云杪”描绘仙女般的女子,其轻盈身影和佩环声增添了神秘色彩。

下半阕转向对仙人的想象,“仙人炼丹去矣”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涧薪谁束取,闲煮茶灶”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自在。词人感慨世事如过眼云烟,“未许青丝催老”,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最后,“斜阳下了,看海月磨铜,画栏飞到”描绘夕阳西下,月升海面,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以“一磬空山,夜凉尘梦扫”收尾,表达了词人对清静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秋景,寓含了词人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园林早春

雪晴烟霁。啼鸟声催起。画阁文窗幽梦细。

一月梅花香里。嫩寒庭院沈沈。只宜中酒微吟。

再两三番风信,柳丝便做春阴。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齐天乐.筱泉司马嘉藻招集江上花为四壁之舟,即事倚声

好山宛转围明镜,天生画船烟浦。

小凤娇憨,修蛾妩媚,已解微波通语。江流万古。

尽打叠情漪,送人朝暮。

醉倚歌纨,艳怀幽思两无主。

蹉跎年少过却,座中司马泪,应共酸楚。

鬓黛笼蝉,鬟花亸蝶,偏向尊前飞舞。痴魂一缕。

愿化作秋兰,伴伊钗股。破格闲愁,夕阳来画取。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长亭怨慢.题王伴石景曾感旧图

莫再问、苏台眉妩。自过江来,便成飞絮。

病雨啼烟,断魂空仗绣幡护。

东风做美,反送了、春归去。

多事杜鹃声,尚恋恋、永丰坊树。前度。

记婵娟恩重,赢得日成心许。

明珠转赠,恁翻被、红丝耽误。

便算是、接叶移花,料不定、送君黄土。

玉佩泣湘皋,应悔微波通语。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烛影摇红.题徐秋宇孝廉锦华黄叶秋灯思归图

日落燕台,乱鸦啼近黄昏候。

不多庭树弄秋声,听得人消瘦。寒到霜前雁后。

忍思量、江南病柳。画屏孤倚,一穗心焦,化成红豆。

曾记联床,夜阑愁语同搔首。

九逵烟月总相思,闲醉销魂酒。酒醒无聊依旧。

为离人、疏更偏久。未堪重忆,帐晓炉温,蜡残珠溜。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