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题王伴石景曾感旧图

莫再问、苏台眉妩。自过江来,便成飞絮。

病雨啼烟,断魂空仗绣幡护。

东风做美,反送了、春归去。

多事杜鹃声,尚恋恋、永丰坊树。前度。

记婵娟恩重,赢得日成心许。

明珠转赠,恁翻被、红丝耽误。

便算是、接叶移花,料不定、送君黄土。

玉佩泣湘皋,应悔微波通语。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题王伴石景曾感旧图》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凄美画卷,通过对苏台(苏州)景色的怀念,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莫再问、苏台眉妩",开篇即唤起人们对昔日繁华景象的记忆,"眉妩"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苏台女子的美丽。然而,"自过江来,便成飞絮",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如同飘散的柳絮。

"病雨啼烟,断魂空仗绣幡护",通过描绘雨中的哀愁和哭泣的烟雾,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绣幡护"则寄托着对亡者的哀思。接下来,词人借东风将春天送走,寓意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难以挽留。

"多事杜鹃声,尚恋恋、永丰坊树",杜鹃鸟的叫声象征着哀伤与不舍,它眷恋着永丰坊的树木,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痛。"前度"两句,回忆起曾经的甜蜜与承诺,但明珠的馈赠却因误会而错失,令人惋惜。

"便算是、接叶移花,料不定、送君黄土",进一步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即使有深情厚意,也可能无法抵挡生离死别的残酷现实。最后,"玉佩泣湘皋,应悔微波通语",以湘妃泪珠般的玉佩和水波的比喻,寄寓了深深的懊悔和遗憾。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题徐秋宇孝廉锦华黄叶秋灯思归图

日落燕台,乱鸦啼近黄昏候。

不多庭树弄秋声,听得人消瘦。寒到霜前雁后。

忍思量、江南病柳。画屏孤倚,一穗心焦,化成红豆。

曾记联床,夜阑愁语同搔首。

九逵烟月总相思,闲醉销魂酒。酒醒无聊依旧。

为离人、疏更偏久。未堪重忆,帐晓炉温,蜡残珠溜。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减兰.题秦次游中翰光弟室人杨药生女史贞淑画兰遗扇

画眉残墨。写出潇湘秋影碧。一种愁根。

才到人间便断魂。秦嘉帷帐。明镜宝钗成梦想。

香草缠绵。合借哀蝉语楚弦。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秋霁.题丁蓝叔茂才文尉兰亭秋禊图

山净云空,正爽籁吹凉,送了蝉翼。

石磴张琴,笋舆携酒,高秋最宜游历。醉红绚壁。

茂林已带胭脂色。待曳履。寻取、晋时觞咏旧吟席。

留恋畅叙,水竹依然,会稽山阴,都是陈迹。

暮春天、西风换却,六朝烟树剩寒碧。

良会定须名士笔。

事往如梦,还问我辈登临,后人怀想,可如今日。

形式: 词牌: 秋霁

百字令(其一)题何子安广文汝枚日边红杏图

东风九陌,记轻尘一骑,看花前度。

帽影鞭丝斜照里,旧梦几回飞絮。

碧社销魂,丛兰写怨,四月江南路。

先生归也,种成桃李如许。

笑我六上燕台,残红马足,冉冉催迟暮。

绿叶成阴芳事老,忍忆宋郎词句。

补屋牵萝,闭门锄菜,且作园林主。

小楼银烛,待君同听春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