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战回脱剑绾铜鱼,塞雁迎风避隼旟。
欲识前时为郡政,校成上下考新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边塞之地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战回脱剑绾铜鱼",这是对战争氛围的刻画,剑与铜鱼(古时计数器具)都是军事用物,表明这里曾经有过激烈的战斗。而官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处理政务,展现了其职责所系。"塞雁迎风避隼旟"则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雁(大雁)在风中飞翔,似乎也在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
接着,"欲识前时为郡政"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治理之功绩的追忆和自我评估。最后,"校成上下考新书"则指出官员在职期间,对各种记录进行审核整理,以备将来审视,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记载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还展现了作为一名地方官员对历史责任的认知和自我要求。语言简洁有力,意象丰富,是一首颇具深度的边塞诗。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深居白云穴,静注赤松经。
往往龙潭上,焚香礼斗星。
岂无故乡路,路远未成归。
关内相知少,海边来信稀。
离云空石穴,芳草偃郊扉。
谢子一留宿,此心聊息机。
论文期雨夜,饮酒及芳晨。
坐叹百花发,潜惊双鬓新。
旧交多得路,别业远仍贫。
便欲辞知己,归耕海上春。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
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
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
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