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前蔚州崔使君

战回脱剑绾铜鱼,塞雁迎风避隼旟。

欲识前时为郡政,校成上下考新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战场上归来剑未收,佩带铜鱼饰的战袍在风中飘扬,边塞的大雁迎着寒风躲避着雕鹰的旗帜。
想要了解他以往治理州郡的政绩,只需查看他上下考核的成绩和新近编纂的政书。

注释

战回:指从战场归来。
脱剑:卸下武器,表示战斗结束。
绾铜鱼:古代官服上的配饰,铜鱼是官员级别的一种标志,这里代指官职或战功。
塞雁:北方边塞的大雁。
隼旟:隼是猛禽,旟指画有鹰隼图案的军旗,这里象征战场或军事行动。
欲识:想要了解。
前时:以往,过去的时候。
为郡政:治理郡县的政治措施或政绩。
校成:考核完成,评估结果。
上下考:古代对官员政绩考核的等级,上考为优,下考为劣。
新书:新近编写的关于政绩或政策的书籍或记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边塞之地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战回脱剑绾铜鱼",这是对战争氛围的刻画,剑与铜鱼(古时计数器具)都是军事用物,表明这里曾经有过激烈的战斗。而官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处理政务,展现了其职责所系。"塞雁迎风避隼旟"则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雁(大雁)在风中飞翔,似乎也在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

接着,"欲识前时为郡政"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治理之功绩的追忆和自我评估。最后,"校成上下考新书"则指出官员在职期间,对各种记录进行审核整理,以备将来审视,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记载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还展现了作为一名地方官员对历史责任的认知和自我要求。语言简洁有力,意象丰富,是一首颇具深度的边塞诗。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赠道者

深居白云穴,静注赤松经。

往往龙潭上,焚香礼斗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下第再过崔邵池阳居

岂无故乡路,路远未成归。

关内相知少,海边来信稀。

离云空石穴,芳草偃郊扉。

谢子一留宿,此心聊息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下第别令狐员外

论文期雨夜,饮酒及芳晨。

坐叹百花发,潜惊双鬓新。

旧交多得路,别业远仍贫。

便欲辞知己,归耕海上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下第别郜扶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

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

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

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