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
请公静听萧萧叶,斗变江南一夜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其一)》。诗中以八月竹根需要雨水为引子,表达了对新居主人公仪龙图栽种竹子的关心和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诗人通过“逢阴便向阮家求”一句,暗示竹子对水分的渴望,同时也暗寓了对主人的期待,希望他能适时灌溉,如同对待朋友一般照顾竹子。
接下来,“请公静听萧萧叶”描绘出竹子在风中的声音,暗示竹子生长的生机与活力,也邀请读者一同倾听这自然的声音。最后一句“斗变江南一夜秋”,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竹子生长带来的季节转换,一夜之间,江南的秋天仿佛因竹叶的摇曳而到来,富有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子为载体,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寓含了对自然季节流转的感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日暖寒郊不起风,使君车骑出城中。
遥知望处思兄弟,鸿雁连连下远空。
苑树天边雨露匀,群公偷看锦丛新。
眼穿欲折无由折,赏到人间不是春。
深殿有春人到稀,武陵虽说昧当时。
踌躇莫忆人间世,恐至尘中悔却迟。
与公同是洛阳客,今日论年皆作翁。
一见此花知有感,衰颜不似旧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