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名为《寄题汪道士草亭》。诗中描绘了一幅仙风道骨、清幽脱俗的画面。首句“飞白妙娉婷”以“飞白”之笔法,勾勒出草亭的轻盈与雅致,仿佛亭中仙子翩翩起舞,姿态曼妙。接着,“新题照草亭”则点明了草亭的崭新与明亮,如同晨光初照,赋予了空间以生机与活力。
“仙遗相鹤法,客借换鹅经”两句,通过引用传说中的仙人教人养鹤、借鹅换物的故事,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草亭主人汪道士的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鹤与鹅,皆为象征高雅与祥瑞之物,此处用以比喻汪道士的品性与生活情趣。
“雾雨归悬黍,风云护茯苓”描绘了草亭周围的自然环境,雾雨朦胧,黍谷悬挂,风云守护着茯苓。这些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暗喻了草亭所在之地的隐逸与清幽,以及汪道士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
最后,“遥知春昼永,深坐养《黄庭》”表达了对汪道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春日悠长,草亭内,汪道士静坐于其中,或许正在修炼《黄庭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升华。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体现了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草亭的美丽与宁静,更传达了对汪道士高洁品格与超然生活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