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文森所作的《登楼》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楼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好。
首句“阗阗扰扰晚来闲”,以反衬手法,先描绘了傍晚时分喧嚣逐渐平息的景象,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闲。接着,“独倚危楼一望间”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的情境,营造了一种孤高独立的氛围。
“挈榼漫沽村市酒,开窗正对夕阳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活动与所见之景。他随意地在乡村小酒肆买了一壶酒,然后打开窗户,正好对着那抹即将落下的夕阳和远处的山峦,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烘托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
“月来虚馆谁家笛,风度疏钟到竹关”则将时间推进至夜晚,月光洒在空旷的馆舍上,似乎有人在远处吹奏着笛子,而微风吹过,远处的寺庙传来稀疏的钟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为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神秘感。
最后,“只有渔翁无简束,扁舟摇曳白云湾”一句,以渔翁的形象作为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渔翁在白云缭绕的河湾中悠然自得地驾着小船,与世无争,这种生活状态与诗人的内心追求相契合,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启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