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居所附近散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晨起常搔两鬓丝”,诗人以日常的细节开篇,通过“晨起”和“搔两鬓丝”的动作,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平凡。接着,“小亭深坐一洿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小亭中诗人深坐于池塘边,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墙头鸲鹆隈花叶,水面蜻蜓寄草枝。”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鸲鹆(即八哥)在墙头徘徊于花叶之间,蜻蜓则在水面上轻盈地停歇在草枝上,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自由与灵动。
“赖得木奴些子力,生憎鱼婢苦顽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感激树木(木奴)为生活提供了一部分力量,另一方面,他对那些顽皮的鱼儿(鱼婢)感到厌烦,这种情感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
最后,“扁舟远棹寻春处,竹榼新醪喜自随。”诗人乘着小船,远离尘嚣,去寻找春天的踪迹,而竹榼中的新酒,则是他旅途中的伴侣,增添了诗情画意。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