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僧人白杨长老的场景。首句“鹤随金锡忽飞还”,以仙鹤的形象象征长老的出尘之姿,暗示他如同携带着金色锡杖的仙鹤般突然离去,给人一种超脱凡尘的神秘感。接着,“踏遍吴云越树间”描绘了长老行踪的遥远和艰辛,他在吴地和越地的山水之间游历,展现了其修行者的足迹。
“一发远峰斜日外”进一步描绘了长老身影渐行渐远,只剩下那在夕阳余晖中若隐若现的一缕发丝,与远方的山峰相映成趣,增添了离别的凄美意境。最后一句“认来多是九华山”,表达了诗人对长老去向的猜测,很可能他将前往九华山这样的佛教圣地继续修行,也暗含了对长老修行生涯的祝福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白杨长老的敬仰和对离别的感慨,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清新自然和禅意深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