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十二首(其二)

秋月照四壁,络纬当窗织。

徒闻机杼声,终夜不成匹。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慎行的《子夜歌十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寂寥的秋夜画面。"秋月照四壁",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明亮的秋月映照着空荡荡的房间,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络纬当窗织",络纬是古代纺织工具,这里借指纺织娘,它在窗户边鸣叫,似乎在默默劳作,与月光下的寂静形成对比。

"徒闻机杼声","徒"字表达了听者内心的孤寂,只能听到纺织娘的机杼声,却不见其成果,暗示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和无尽劳作的感慨。"终夜不成匹","匹"原指布匹,此处寓言式的表达,意味着纺织娘整夜忙碌,却始终无法完成一匹布,暗喻了主人公的无尽思念或生活中的困境难以解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夜的景象和纺织娘的象征,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或忧虑。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子夜歌十二首(其四)

始欲识欢时,愿作同心结。

丝线不相逢,里许暗自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子夜歌十二首(其九)

枕上看月来,梦中与欢诀。

月自不相离,欢心不如月。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歌十二首(其十一)

侬如水中石,波至亦累累。

欢如陌上尘,左右从风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子夜春歌(其一)

朱景带碧楼,新风吹罗幌。

谁能怀春情,不发柔弦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