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郭喧喧争送远,危梁袅袅渡东津。
杨花展转引征骑,莫怪山中多看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城郭喧喧争送远",城郭之中人声鼎沸,众人争相送别,表达了人们对离去者的依依不舍和深情厚谊。"危梁袅袅渡东津",则描绘了一种危险的渡河场景,"危梁"指的是高高的桥梁,"袅袅"形容桥上的行人姿态,或许是由于心中的不舍而显得有些踌躇。"杨花展转引征骑",春天的杨花随风飘扬,如同在征途上引导着远行者前进,"莫怪山中多看人"则透露出诗人对这次送别情景的感慨和理解,或许是在暗示自己或他人的离去是常事,不必大惊小怪。
戴叔伦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流动频繁,人们相聚又相离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情景,使得整首诗读来既有画面感,又饱含哲理。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浪息定何时,龙门到恐迟。
轻舟不敢渡,空立望旌旗。
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
更将旧政化邻邑,遥见逋人相逐还。
举家相逐还乡去,不向秋风怨别时。
湖水两重山万里,定知行尽到京师。
五都来往无旧业,一代公卿尽故人。
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