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十七弟训南城访友不遇且闻将有金陵之行

芳径暴桥西,徘徊白板扉。

家人出帘语,小季掉鞭归。

榆荚晴将老,杨花晚渐稀。

仍闻欲南棹,情思愈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元代宋褧的诗《同十七弟训南城访友不遇且闻将有金陵之行》描绘了一幅春天郊游的画面。诗人与弟弟一同漫步在芳草小径上,经过暴桥西,来到一户人家门前。他们停下脚步,家人从门帘后探出头来与他们交谈,而小弟则挥鞭离去,可能是访友未果,准备前往金陵。

诗中通过“榆荚晴将老”和“杨花晚渐稀”,展现了春日即将逝去,榆树的果实开始成熟,杨花飘落减少的景象,富有季节感。最后两句“仍闻欲南棹,情思愈依依”,表达了诗人听到弟弟即将南行的消息后,心中涌起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未遇的遗憾,以及对弟弟此行的深深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寻常场景,寓情于景,情感真挚,体现了元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送张光道归洛中

惆怅都门道,还家又布衣。

著书毛颖秃,归隐蕨芽肥。

南陌经春雨,西□□□□。

□□□□听,谁复理金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马伯庸淮南别业号石田山房指韵求诗仍依次用

窈曲愚公谷,萦旋戴氏池。

人从西掖召,文任北山移。

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

地因人愈胜,心共景相宜。

户昼孙常闭,园春董不窥。

纷华忘世变,衷素付天知。

暗筱藏仙客,乔林叫窃脂。

淮流纡大带,楚岫作修眉。

辋水堪摩诘,樊川称牧之。

山房空蕙帐,猿鸟望归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太学生刘君定挽诗二首(其一)

岁暮当风雪,乔松偃涧阿。

丰仪思蕴藉,文采失中和。

前日阳春曲,今朝薤露歌。

天高鬼神恶,此世定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太学生刘君定挽诗二首(其二)

蔡子乘虬去,陈生跨鹤征。

人方怜二妙,天遂夺三英。

稚弟攀輀哭,群公执绋行。

庭闱四千里,悲动浙江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