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鬘

白云飞渡商于水。征衫湿透思亲泪。书至说平安。

教儿还故山。故山留不住。乡水催人去。

山水苦亲与。浮生问鹧鸪。

形式:

鉴赏

这首《菩萨鬘》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饶芝祥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白云飞渡商于水”,以白云飘荡、商于水流动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游子的心境随着云水飘荡,思绪万千。接着,“征衫湿透思亲泪”一句,直接点明了游子因思念亲人而泪水涟涟的情景,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离愁别绪。

“书至说平安”一句,似乎在安慰远方的亲人,告知他们自己一切安好,但这种表面的平静之下,隐藏着更深的孤独和忧伤。“教儿还故山”则透露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孩子能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寻找心灵的归宿。

然而,“故山留不住,乡水催人去”两句,揭示了命运的无奈和人生的无常。即使心中渴望回归,故乡却难以挽留,而家乡的流水却似乎在催促着游子继续前行。这种矛盾和挣扎,是许多漂泊者共同的体验。

最后,“山水苦亲与,浮生问鹧鸪”两句,将自然界的山水与游子的内心情感相联系,通过询问鹧鸪,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和对亲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山水之间,既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苦涩与无奈的感慨,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游子的情感世界,通过对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性中最为真挚和深刻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29)

饶芝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十一年(1885) 贡生,不久中举人,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二十年成进士,选授编修。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芝祥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宣统三年(1911) 四川爆发保路风潮,芝祥上疏请撤总督赵尔丰,但未被采纳,后调任贵州铜仁知府。赴任途中,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抑郁病逝于南昌

  • 号:占斋
  • 籍贯:江西南城县
  • 生卒年:1861一1912

相关古诗词

绮罗香.礼佛

香水供花,宝光爇炷,一个蒲团趺坐。

刬断情根,自理六时清课。

搜梵筴、佛号千声,击禅版、斋粮几颗。

最难忘、身被慈云,稽首皈依到莲座。

松龛自在清净,一任参禅入定,非心非我。

绮语消除,肯堕叶娘口过。

大解脱、一笑拈花,真圆通、三生结果。

问何时、响动风幡,人天同印可。

形式:

沁园春

腰笛南飞,绿柳青蒲,梅子黄时。

正皖江张宴,含饴绕膝,桐川高会,举按齐眉。

甲算添筹,丁歌锡嘏,座上仙人海鹤姿。

古来稀,仰双星天际,流照金卮。当年气薄云霓。

早驰骋、文坛笔一枝。

况彦方老去,平原乡里,少游归后,款段追随。

芝撷商山,桃呈王母,更有门楣撰妙词。

长生乐,祝年年此日,寿域同跻。

形式:

琐窗寒.绿阴

空欲成烟,净无堪唾,碧愔愔际。

凄迷一片,隔断故国千里。

隐江边、谁家小楼,有人背立斜阳里。

正单衣才换,玉钗风漾,满身凉翠。花事。久消替。

又换了梅园,清和天气。鸣鸠乳燕,共赏绿天新意。

想前番、残红褪余,此中犹有春魂寄。

伴画桥、明月眠琴,夜色笼清绮。

形式:

扫花游.清明

一番雨过,早梨云卸了,新烟乍起。晓霞晴腻。

濛笼门翠柳,万家春意。粥冷饧香,人隔秋千巷尾。

数花事。正开到杜鹃,恰染红泪。埋玉芳草地。

有多少春魂,墓门长闭。绿罗裙碎。

想化成蝴蝶,飞来尘世。如梦光阴,只有斜阳不死。

黯红紫。镇年年、画愁无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