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其二)

金叶犹温香未歇。尘定歌初彻。

暖透薄罗衣,一霎清风,人映团团月。

持杯试听留春阕。此个情肠别。

分付与莺莺,劝取东君,停待芳菲节。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翻译

金黄的叶子还残留着香气,歌声刚刚结束。
轻薄的罗衣被暖意穿透,一时清风吹过,人影在圆月映照下摇曳。
举杯试着倾听留住春天的乐章,这份情感特别不同。
将它传达给莺莺,恳求春神东君,暂停下来,让花朵继续盛开。

注释

金叶:指秋天的金黄色叶子,可能象征丰收或美好的回忆。
温香:温暖而持久的香气。
尘定:尘埃落定,形容环境安静。
歌初彻:歌曲刚刚唱完。
暖透:完全被温暖笼罩。
薄罗衣:轻薄的丝质衣物。
清风:凉爽的微风。
人映团团月: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形成圆形的影子。
持杯:拿着酒杯。
试听:尝试聆听。
留春阕:留住春天的乐章。
情肠别:深情的情感。
分付:交付,传达。
莺莺:古代诗词中常用以代指女子。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停待:暂停等待。
芳菲节:花朵盛开的季节,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醉花阴(其二)》。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金叶犹温香未歇”,这一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花瓣还保有余温,散发着香气,这是对春意犹新的感受。这里的“金叶”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花朵,或者是泛指春天中各种各样的花。

“尘定歌初彻”,这句表达了一种环境和氛围,在尘世纷扰暂时平息之后,诗人开始倾听到了一首歌曲的旋律。这不仅描绘出一幅宁静图景,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暖透薄罗衣,一霎清风,人映团团月”,这几句则是对春夜温暖和明朗情景的细腻刻画。诗人穿着轻薄的丝绸衣服,感受到了春夜的温暖和一阵阵清新的微风,同时,人们在圆润的月光下聚集,这些都是对美好春夜生活的一种描写。

“持杯试听留春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用酒来助兴,试图通过倾听音乐来留住即将逝去的春天。这里的“春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或地点,也有可能是一种虚构的存在,用以象征春天。

“此个情肠别”,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独有的情感和情结,这里所说的“情肠”是对深沉复杂感情的一种比喻。

“分付与莺莺,劝取东君,停待芳菲节”,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将这份美好的时光与别人分享,并劝说春天的主宰(这里以“东君”代指)留住这美好时刻,不要急于离去。这里的“莺莺”有可能是一种鸟名,亦或是泛称春天中歌唱的鸟儿。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花香和夜风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音乐和酒宴的享受,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常感。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诗人内心情感世界的一次流露。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醉花阴(其一)孙守席上次会宗韵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句(其一)

苕水相逢眼便青。

形式: 押[青]韵

句(其二)

城头松柏锁愁烟。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一)

睡觉昏昏厌鼓声。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