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积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先须问子来。

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

海山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

若说峨嵋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杀鸡都不肯邀请季路,准备饭菜前必定询问你是否会来。
只看到他在中年时隐居在槐市,却不知他平时在兰台吟诗作赋。
只有在梦中,他才向东边的海山而去,风雨中他暂时停留,与我相伴。
如果说峨眉山就是眼前的风景,那么何处不是可以让我回乡的地方呢?

注释

季路:古代贤人,孔子的学生,此处代指友人。
槐市:古代市场名,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兰台:古代官署名,这里可能指友人的文职生涯。
峨嵋:四川名山,象征远方或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朋友徐积的《次韵》之后所作,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乡愁和友情的深切感怀。首句“杀鸡未肯邀季路”表明了对亲朋好友不愿轻易麻烦的心境,紧接着的“裹饭先须问子来”则是说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先考虑到家人的情况和看法,这两句传达出诗人谦逊且重视家庭与朋友关系的一面。

“但见中年隐槐市”中的“中年”可能暗指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开始有了些许退隐的想法,而“隐槐市”则是说希望能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隐藏起来。紧接着的“岂知平日赋兰台”则让人联想到诗人曾经的辉煌事迹,但现在似乎都已成为了过去。

“海山入梦方东去”一句,描绘了诗人心向往之之地,即使是在梦中也想要前往那海与山交汇的地方。紧接着的“风雨留人得暂陪”则是说即便是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只要能和亲人或者朋友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

最后两句“若说峨嵉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峨嵊山是一座美丽的山脉,而诗人将其作为对比,用来表达对于故乡深切的情怀。这里的“故乡”并非只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它代表了所有温暖、安全和美好的记忆。而最后一句中的“不堪回”,则是说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充满了对故乡无法割舍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国的思念,以及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然有逃亡者。明年,轼过之,叹其壮丽,留一绝云

檐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馀。

尽赐昆邪作奴婢,不知偿得此人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其一)

尚父提封海岱间,南征惟到穆陵关。

谁知海上诗狂客,占得胶西一半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其二)

我是胶西旧使君,此山仍合与君分。

故应窃比山中相,时作新诗寄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

先生依旧广文贫,老守时遭醉尉嗔。

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黄鸡催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

一别胶西旧朋友,扁舟归钓五湖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